华为的一些管理哲学,我们仍然也能够从《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找到渊源。
父亲任摩逊备受“黑白哲学”打击,备历磨难但信念不改的人生经历,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任正非在管理公司过程中的巨大包容心、意志力,以及奉献精神。在任正非创立华为之初,就与父亲探讨过与员工“共同持股”的想法,获得了曾经在20世纪30年代学习过经济学的父亲的大力支持。
但在笔者看来,对任正非人格与个性塑造影响力最深的是他的母亲程远昭。笔者曾就此询问过任正非的弟妹们:任总的个性更像谁?共同的回答是:妈妈。
似乎许多卓越的中外人物背后,都有一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她以及她们无不在子女人格发育的少年期,赋予了子女某些独特的、共同的品质,比如坚毅、忍耐、包容、勤奋、自律、自尊等,除此之外,程远昭留给15岁少年任正非的还有“共同活下去”、一个也不能死掉的关于群体生命的信念,以及基于此信念之上的公平的“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即“严格的分餐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在《我的父亲母亲》这篇朴素的散文中,任正非两次假设:如果不是“配给制”,也许“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这是多么深痛的“少年记忆”啊!
“活下去”是华为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它曾经最低和最高的组织纲领;“活下去”的唯一法宝是奋斗与进取,是血与泪的付出。而“一起活下去”,与员工、客户、竞争对手一起共存共荣、共同分享和共同发展则是长期“活下去”的必要前提。如果客户被“竭泽而渔”并走向衰落,华为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全部理由;员工不能从公司发展中充分分享成果,利益大幅倾斜于股东和少数管理层,公司能持续、健康地“活下去”吗?而缺失了竞争,对行业既是灾难,对独霸天下的唯一“王者”来说,也预示着从巅峰走向深渊:恐龙是如何走向灭绝的?
合理的逻辑推论是,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其文化心理的原点即发端于此。“最大的自私是无私”,这是任正非20多年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皆有私,人皆有贪欲,愈是生命张力强悍、饥饿感强烈的人群愈是如此。但是,要想成就更具使命感的“大私”,就更需要自我对欲望的节制与平衡:分财则众人共创财富,财富则有持续滚动的增量;分权则人尽其能,权力则会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即使是功名心,任正非也经常将某个自己的观点的“发明权”硬生生地转嫁予某个同僚或部属——“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虚的,不能当饭吃”“面子是给狗吃的”,后面这句话据说是任正非父亲母亲的“名言”……
一个商业组织不能时时为追随者“画饼”—足够阔大的“世界饼”、“中国饼”,就无法激荡起一茬茬、一群群的追随者们持久的竞争激情,无法满足他们对财富、权力、功名心的源自本能的欲望诉求,企业的持续成功将是不可能的。但同样的命题是,欲望必须有节制,无论是组织自身,还是组织中的每个人,尤其是创始领袖和各级管理者。
对任正非来说,这一套理念在50多年前,就已经是至深的生命体验了,而对华为的管理者而言,27年的不断成功的实践更是明鉴,所以它不需要反复验证或质疑,相反,却需要反复地张扬和传播,尤其要在制度和流程层面持续固化。人物背后,都有一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她以及她们无不在子女人格发育的少年期,赋予了子女某些独特的、共同的品质,比如坚毅、忍耐、包容、勤奋、自律、自尊等,除此之外,程远昭留给15岁少年任正非的还有“共同活下去”、一个也不能死掉的关于群体生命的信念,以及基于此信念之上的公平的“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即“严格的分餐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在《我的父亲母亲》这篇朴素的散文中,任正非两次假设:如果不是“配给制”,也许“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这是多么深痛的“少年记忆”啊!
“活下去”是华为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它曾经最低和最高的组织纲领;“活下去”的唯一法宝是奋斗与进取,是血与泪的付出。而“一起活下去”,与员工、客户、竞争对手一起共存共荣、共同分享和共同发展则是长期“活下去”的必要前提。如果客户被“竭泽而渔”并走向衰落,华为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全部理由;员工不能从公司发展中充分分享成果,利益大幅倾斜于股东和少数管理层,公司能持续、健康地“活下去”吗?而缺失了竞争,对行业既是灾难,对独霸天下的唯一“王者”来说,也预示着从巅峰走向深渊:恐龙是如何走向灭绝的?
合理的逻辑推论是,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其文化心理的原点即发端于此。“最大的自私是无私”,这是任正非20多年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皆有私,人皆有贪欲,愈是生命张力强悍、饥饿感强烈的人群愈是如此。但是,要想成就更具使命感的“大私”,就更需要自我对欲望的节制与平衡:分财则众人共创财富,财富则有持续滚动的增量;分权则人尽其能,权力则会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即使是功名心,任正非也经常将某个自己的观点的“发明权”硬生生地转嫁予某个同僚或部属——“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虚的,不能当饭吃”“面子是给狗吃的”,后面这句话据说是任正非父亲母亲的“名言”……
一个商业组织不能时时为追随者“画饼”—足够阔大的“世界饼”、“中国饼”,就无法激荡起一茬茬、一群群的追随者们持久的竞争激情,无法满足他们对财富、权力、功名心的源自本能的欲望诉求,企业的持续成功将是不可能的。但同样的命题是,欲望必须有节制,无论是组织自身,还是组织中的每个人,尤其是创始领袖和各级管理者。
对任正非来说,这一套理念在50多年前,就已经是至深的生命体验了,而对华为的管理者而言,27年的不断成功的实践更是明鉴,所以它不需要反复验证或质疑,相反,却需要反复地张扬和传播,尤其要在制度和流程层面持续固化。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