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创富故事 > 正文

台商王添财:22年大陆生意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21 17:54:06

盼两岸经贸合作进展更快

做生意这么多年,金融危机、制造业转移,这些王添财都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他目睹了很多朋友将工厂关停或转移的状况。鞋企等一些劳动力密集的产业都转移去了东南亚,王添财的工厂以前也做鞋材,现在由于产业链转移,做鞋材渐渐没了生意。

东南亚的工厂由于成本低,售价也低,这对那些没转移的企业来讲造成了压力。王添财有意缩小外销比例,加大内销,也是避免与东南亚同行业正面竞争。当然,大陆巨大的市场也吸引着他。

为什么不随潮流将工厂转去东南亚?“我40岁来大陆,现在已经60岁了,不想转了,大陆做不好,去其他地方也不一定会好。”王添财回答说。

当然,转内销也并不一帆风顺。本来觉得有了一点起色,现在电商兴起,台商作为外资企业在电商领域有所限制,王添财说,做电商有些“有心无力”。

两岸的政策,王添财感觉最为直观的就是办事的便利化。以前签注要从香港地区签,现在可以直接在大陆签注,而且还将“小本本”换成了卡。交通的便利也很明显,以前从台湾地区往来大陆要在香港地区中转,现在他每次回台,选择从深圳机场飞,从东莞回台中全程不过3小时。

海协会和海基会恢复制度性协商以来,确实有许多协议为两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今年8月,在一次常规会谈中,海协会会长陈德铭透露,两岸空运客运航班数每周已经达到890班、超过500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总人数已经超过1200万人次。截至2015年6月底,大陆累计从台湾进口、享受ECFA关税优惠的货物达到411.7亿美元,减免关税153.7亿元。

在这次会谈中,双方签署了《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和《海峡两岸民航飞行安全与适航合作协议》。前者备受台商关注,协议签订后能够避免来大陆工作、经营的台湾个人和企业重复课税。

对于未来,王添财的期待就是“两岸经贸合作能够更快”。《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仍在审议阶段,他希望这项协议能够尽快通过,因为这样就可以省下他从台湾进口材料的7%的关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