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创富故事 > 正文

雷军:搞清楚移动互联网交了200万学费

文章来源:生意场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21 17:54:37

移动的起步和腾飞

10年的时候,我其实也觉得压力巨大,在互联网的情况下,如果这么多的巨头一个创业的公司怎么能够长起来。我觉得是很难的问题,但是在10年前我觉得我们应该看10年以后的风景,10年以后大家会怎么用互联网,如果互联网不进步的话,我觉得三大门户的格局很难被打破,我当年是这么看的,当然我真的没有预见到BAT那么快就成了比他们大十倍几十倍的格局。

我当时想,如果我们选一个新的创业机会应该选什么?因为当年我是一个手机的发烧友,我认为手机上网是未来的趋势,所以10年我锁定一个机会,我认为未来1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那是10年前我形成的判断,有了这个判断我就在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10年前当时的环境用的2G网络,那么慢的带宽,当时的手机是诺基亚,上网很困难,输一个网址难事上青天,我自己拿自己的诺基亚手机上网真的苦不堪言,但是我坚信这是未来。

当时我的策略是什么?因为我们自己不用手机上网,让我们去做移动互联网是很难的事情,我当时在想,我说这样,我要去市场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做移动互联网。于是我拎着一大袋现金满大街找移动互联网公司谁在做,今天说起来很可笑,我找的第一家公司就是3G门户,后来3G门户选的IDG没选我,我说没关系,他们当时也是几个人,我就找了第二家、第三家,最后找了深圳一家小公司乐讯,投了200万的现金,我跟他们谈我就是来学习的,我愿意掏200万的学费,想搞清楚谁在用手机上网。10年前有没有人用手机上网呢?我看数字表现很好,我就纳闷,是什么人用这么难用的手机,这么慢的带宽上网,结果投完了之后我才搞清楚。

我不是做DD(Due Diligence,尽职调查)搞清楚的,因为我压根没做DD。我就直接我交200万人民币学费,我想搞清楚什么叫移动互动网。结果是哪些人在用呢?他们告诉我是学生、军人,是农民工,我说这些人为什么用手机上网呢?

他们说军队不让用电脑,他们只有手机。然后学生有些调皮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用手机上网,还有很多在工厂里的工人,他们也只有手机。所以我投完以后发现这次移动互联网跟以前的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是精英阶层驱动的,但中国移动互联网是所谓的“三低人群”,所谓的草根阶层推动的。

2006年底我认为如果一个让手机更好上网的工具能够推动整个移动的进程,所以我看到一个工具叫UCweb,当时融资的时候见过二三十家VC,没有任何人觉得这个有价值,我觉得很奇怪。初期我跟他们说要不我帮你们去帮VC聊一聊,也许大家对这个趋势的判断是不准确的。结果Founder问我一句,你愿不愿意投资,我说如果你愿意找我投资,那太好了。我当时毫不犹豫就投了,因为我已经投了几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而且价钱非常便宜,大概多少钱呢?50万美金占20%,这个价钱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今天已经涨到10倍以上,我就投了50万美金占20%,当时公司很小很小,但是展现了很好的未来。

当我们投了UCweb之后,我们一步一步感受到巨大的增长,所以我们越做这件事情,越坚信这一点。当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真正被撬动是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在中国一步步被普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是移动互联网一夜之间迸发了。

所以在2010年4月份,我就决定创办小米公司,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我对互联网如此热衷,它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呢?

在那个时候,iPhone很强大,我坚信像安卓这样的开源的OS会在市场上流行,一定是个巨大的机会。所以在当年最好的机会是做安卓手机,而且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做,我觉得这个机会千载难逢。当然,做这个机会的时候,我又看到了第二个机会,我看到了QQ在手机上很难用,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更先进的即时通信软件在手机上,很多人说手机上聊天没有在电脑上聊天方便,我的观点恰恰相反,为什么?因为我认为手机就是通讯工具,理论上手机的聊天一定会比电脑上舒服,为了实践整个移动互联网,我从07年开始几乎没用过电脑,我所有东西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

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个机会有多么重要,我们接着做了米聊,当然,米聊在前半年的数字是好得惊人,很快我们就撞到了铁板上,就叫BAT,撞上铁板以后我们就把这个业务弱化了。

所以在2010年,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起飞,当然,短短5年时间,整个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极其普及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像这么新的一个技术一夜之间全部覆盖了,当淘宝,天猫,京东说手机上的用户购买的比例都超过了60%,今天大多数人在电子商务买东西都是通过手机,这个真的是太恐怖了。手机的发烧友,我认为手机上网是未来的趋势,所以10年我锁定一个机会,我认为未来1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那是10年前我形成的判断,有了这个判断我就在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10年前当时的环境用的2G网络,那么慢的带宽,当时的手机是诺基亚,上网很困难,输一个网址难事上青天,我自己拿自己的诺基亚手机上网真的苦不堪言,但是我坚信这是未来。

当时我的策略是什么?因为我们自己不用手机上网,让我们去做移动互联网是很难的事情,我当时在想,我说这样,我要去市场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做移动互联网。于是我拎着一大袋现金满大街找移动互联网公司谁在做,今天说起来很可笑,我找的第一家公司就是3G门户,后来3G门户选的IDG没选我,我说没关系,他们当时也是几个人,我就找了第二家、第三家,最后找了深圳一家小公司乐讯,投了200万的现金,我跟他们谈我就是来学习的,我愿意掏200万的学费,想搞清楚谁在用手机上网。10年前有没有人用手机上网呢?我看数字表现很好,我就纳闷,是什么人用这么难用的手机,这么慢的带宽上网,结果投完了之后我才搞清楚。

我不是做DD(Due Diligence,尽职调查)搞清楚的,因为我压根没做DD。我就直接我交200万人民币学费,我想搞清楚什么叫移动互动网。结果是哪些人在用呢?他们告诉我是学生、军人,是农民工,我说这些人为什么用手机上网呢?

他们说军队不让用电脑,他们只有手机。然后学生有些调皮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用手机上网,还有很多在工厂里的工人,他们也只有手机。所以我投完以后发现这次移动互联网跟以前的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是精英阶层驱动的,但中国移动互联网是所谓的“三低人群”,所谓的草根阶层推动的。

2006年底我认为如果一个让手机更好上网的工具能够推动整个移动的进程,所以我看到一个工具叫UCweb,当时融资的时候见过二三十家VC,没有任何人觉得这个有价值,我觉得很奇怪。初期我跟他们说要不我帮你们去帮VC聊一聊,也许大家对这个趋势的判断是不准确的。结果Founder问我一句,你愿不愿意投资,我说如果你愿意找我投资,那太好了。我当时毫不犹豫就投了,因为我已经投了几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而且价钱非常便宜,大概多少钱呢?50万美金占20%,这个价钱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今天已经涨到10倍以上,我就投了50万美金占20%,当时公司很小很小,但是展现了很好的未来。

当我们投了UCweb之后,我们一步一步感受到巨大的增长,所以我们越做这件事情,越坚信这一点。当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真正被撬动是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在中国一步步被普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是移动互联网一夜之间迸发了。

所以在2010年4月份,我就决定创办小米公司,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我对互联网如此热衷,它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呢?

在那个时候,iPhone很强大,我坚信像安卓这样的开源的OS会在市场上流行,一定是个巨大的机会。所以在当年最好的机会是做安卓手机,而且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做,我觉得这个机会千载难逢。当然,做这个机会的时候,我又看到了第二个机会,我看到了QQ在手机上很难用,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更先进的即时通信软件在手机上,很多人说手机上聊天没有在电脑上聊天方便,我的观点恰恰相反,为什么?因为我认为手机就是通讯工具,理论上手机的聊天一定会比电脑上舒服,为了实践整个移动互联网,我从07年开始几乎没用过电脑,我所有东西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

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个机会有多么重要,我们接着做了米聊,当然,米聊在前半年的数字是好得惊人,很快我们就撞到了铁板上,就叫BAT,撞上铁板以后我们就把这个业务弱化了。

所以在2010年,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起飞,当然,短短5年时间,整个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极其普及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像这么新的一个技术一夜之间全部覆盖了,当淘宝,天猫,京东说手机上的用户购买的比例都超过了60%,今天大多数人在电子商务买东西都是通过手机,这个真的是太恐怖了。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