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隆冬,他的衍生科技公司亏损严重,潘泳和哥哥的合作走向了结束。
“苹果皮”失败后他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很快“想做出点儿什么”的愿望又抑制不住了
2014年,北京盛夏,人生地不熟的潘泳一个人在烈日下走了一个小时,来到北京大学一位管理学教授的讲座上。
“我是‘苹果皮’那个潘泳,我有一个新项目,想向您请教。”课后,他拿着本子挤进了教授身边的人群。
新项目与大二那年冬天的奇怪发明有关:鼻子动鼠标。寒冷的冬天,躺在被窝里看电脑是无数宅男宅女的梦想,潘泳则落实了它。他把台式机的显示屏挂在脸上方,一抬眼睛就能看到。躺着操作鼠标则成了难题。如果能通过摄像头捕捉鼻子的动作,手都不用出被窝,动动鼻子就可以移动光标就好了。他从网上找到了解决思路:特征识别和动作捕捉技术,并找到了几个共同兴趣的研究生一起努力。最终,这个想法得到了实现,然而功能很不稳定。
“苹果皮”失败以后,这个河南小伙儿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很快,“想做出点儿什么”的愿望又抑制不住了。他捡起了这个被搁置的点子。
这一次,没有邀请亲戚朋友加入团队,他转向了线上的伙伴。那几位研究生已经是科研单位和互联网公司的骨干,潘泳说:“加入我吧,我们来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2014年8月,潘泳团队带着“脸说”应用,获得了松山湖影视设计创意大赛的一等奖。开着应用,对着手机摄像头说话,表情和声音一同被捕捉,并可以被各种不动漫形象再现。
潘泳是冲着奖金去的,他不能再吃资金短缺的亏了。这次大赛打开了他的眼界。现场的从业者感觉到,“脸说”可以广泛应用于动漫产业。由真人扮演动漫角色,技术捕捉表情动作,更低门槛地制作动漫产品。
在北京,他尽可能地联系可能给自己商业思路上有所帮助的人。那位讲座的教授对他的项目很感兴趣,为他提供了北京大学科技园的一处办公场所,近距离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专科生总裁带着海归博士、从科研院辞职的硕士们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2014年年底,一款名为“漫聊神器”的应用上线。使用者可以通过时下流行的暴走漫画形象传递语音信息和自己的脸部表情。
这款应用是潘泳团队的最新作品。广东佳士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潘泳出任公司总裁,不到一个月就获得了1000万元天使投资。在北京大学创业园的一间办公室里,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专科生总裁带着海归博士、从科研院辞职的硕士们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他们各是一方面的专家,我是门门通。”潘泳笑着说。他至今仍保持着逛论坛和看论文的习惯——技术发展太快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放心。有些时候,“土办法”也能低成本地发挥作用。为了建立特征识别的数据库,他们几个连夜加班,搜索存储着千万张嘴巴千万双眼睛,打上标签,包括《万万没想到》每一集的截图。
应用在苹果应用商店里审核超过了3周,错过了最易传播的时期。然而潘泳在吸取教训的同时并没有特别遗憾。这款产品只是技术的试水,他现在想得更多了。
与应用同步推进的还有对于动作和特征捕捉识别的解决方案。扮演者们穿上特殊的设备,即可在绿幕前扮演动漫角色。
“我们不卖设备。”潘泳摆摆手,“这一次,不能像过去一样,做来一单就赚一单的钱的事儿了。”他们出售的是针对每个动漫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较国外产品更加实惠。
曾经爱玩爱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