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创业一定不能浮躁
浮躁不仅会让创业者急功近利,而且还会促进创业者走向迷途。所以,浮躁心理就成了创业者在解决这些困难时最大的障碍,
8.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活着就是胜利
创业者没有退路,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今天。
马云一直认为人一辈子都在创业,他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因为这世界上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放弃其实是最容易的,活着就是胜利。
9.专心做好一件事
人要有专注的东西。人一辈子走下去挑战会更多,你天天换,肯定非常可怕。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什么是品牌企业?你比别人活得长。你活着人家死了,你就是品牌,就是这么简单。
10.创业者应该用委屈撑大自己的胸怀
男人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一个企业领导人也应这样。马云甚至认为,企业的领导者应该用委屈撑大自己的胸怀。
11.诚信是最大的财富
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财富,就是诚信。在商务活动中,能否取得可靠的“信用”预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提条件。
12.最怕不犯错,关键在不犯同样的错
创业公司一定会犯错误,而且必须犯错误,创业公司最大的错误就是停在原地不动,最大的错误就是不犯错误。
关键在于总结反思我们犯过的各种各样的错误,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13.金钱面前要冷静,一个CE0更应该看到灾难
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
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
14.团队至上,核心为王
一个企业仅靠创业者个人的能力显然是难以生存的,唯有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
一个好的团队可以把企业中不同职能、不同层次的人集合起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可以说,团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李嘉诚每一次看似豪赌的举动背后,其实都是在看清大势后趋利避险的选择。由于90%以上的时间都用来想未来的事情,超人李的思量通常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继此前多个变卖中国房产撤资的动作后,李嘉诚家族终于动手抛售A股了。11月5日李嘉诚家族控股的A股唯一上市平台长园集团又遭其减持4300万股。
这不是长和投资的首次减持。今年以来李嘉诚抛售长园集团的股份已经达到15%,其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骤降至目前的20.76%,累计套现约9.17亿元。
据长园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大股东减持和李嘉诚撤离内地有关。
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
抛售A股的同时,李嘉诚家族还多次出售其在新加坡、香港本土以及内地的资产。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李嘉诚在欧洲投资超过200亿元,仅今年6月份针对爱尔兰电讯的一项收购就耗资7.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3亿元)。
被视作商业超人的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西进欧洲,折射出何种信息让市场议论纷纷。
万科主席王石(微博)就在其微博中表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上海等地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对于外界种种舆论猜测,9月间李嘉诚曾在香港公开表示,“我爱香港、爱国家,长实和黄绝对不会迁册。”同时又说,“但生意规模大小会随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而作出决定,当然股东的利益,我也要负起绝对的责任……今天又再在英国进行其他投资,将来也可能会出售部分外国项目。”言下之意,撤资不是不爱国,也不是说中国经济不好,只是发现新的机会,基于股东利益和商业角度而“移情海外”。
对此,有投资者点评道:“别听资本在说什么,且看他在做什么。”
90%的时间想未来
其实,超人李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可以从其以往的商业逻辑里找到些轨迹。
仅从结果看,李像一个永远敢于火中取栗的交易突击手,没有什么能阻碍他永远扩张的雄心。
但在骨子里,李嘉诚其实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有人问,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一家企业的同时,李嘉诚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李轻描淡写地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每天早晨,李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根据题目,他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由专员翻译。通常,这些关于全球经济、行业变迁的报道,是启发李嘉诚思考的入口。
“他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让他平衡危机感和内心平和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心里头创造出公司的逆境”,知悉李的人士表示:“他看到各种报道,然后设想自己公司的状况,找到那些松弛的部分,便会开会去改变。等他做好准备,逆境来的时候反而变成了机会。”
这就是李所谓的“90%以上的时间想未来的事情”。
也因为这样,他的思量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