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模式做全年供应商
2003年底,马铁民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100多万元,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雄心勃勃地开始他的扩张计划。
马铁民在三海洼村租了250亩地。生菜根浅,叶片面积大,生长期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必须打井。打一眼井要1万多元,马铁民连着打了三眼都没水!育苗快要完成了,如果没水移栽就会干死,马铁民真的慌了。打到第9眼井时,他彻底绝望了!
冷静下来之后,马铁民决定放弃在基地打井的念头,他开始在周边四处查看地形。他发现,距离基地有2公里远的地方,有个叫哈拉沟的水库,虽然远,但是挑水抗旱成了唯一的选择。
靠挑水浇菜就要打人海战术,每个人每天只能浇一亩多,250亩生菜至少要找200名工人,每天就要花费4000元工资,此时马铁民已经弹尽粮绝,再借钱也没有了门路,万般无奈下他想到回陕西老家向父母求援。
儿子突然出现,父母猜到他肯定遇到了难处。当听说马铁民的艰难处境后,父母哭了。他们知道马铁民不是走投无路不会张这个嘴,砸锅卖铁,家里有啥能卖能够支持的就行。
带着父母四处借钱给他凑的40多万元,马铁民回到了三海洼村。村里人一直都留心马铁民的菜地,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来种菜的。马铁民的执着打动了人们,全村上阵,近200人夜以继日开始了挑水大战,解决了生菜干旱的燃眉之急。后来马铁民与当地政府协调在基地架了电线,用柴油机往地里抽水。
2004年7月,马铁民终于种出了夏天里的生菜,总产量300多吨。这个消息让一直担心他的宋刚非常意外,经过验收,生菜全部达标,这一年加上山东基地产量,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经过全面考察后,马铁民在河北尚义县租下1000亩地,建起夏季生菜供应基地,在福建漳州市租地1000亩,作为冬季生菜供应基地,种植总面积达到3000亩,年产量4500吨。目前,马铁民在山东、河北、福建、上海四省市的11处基地,总种植面积已经上万亩,是国内首家结球生菜露地种植周年均衡供应的基地。
2008年,马铁民的蔬菜基地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筛选,被指定为供奥运蔬菜基地。他种植的8种蔬菜走进了北京奥运村,被端上了来自世界五大洲参赛运动员的餐桌。100%完成了奥运核心区域的蔬菜供应任务,受到29届奥组委嘉奖。不仅如此,他的浩丰公司还带动山东、河北、福建、上海、陕西等种植基地周围的10000多农户参与到标准化、精细化农业生产中来,实现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
2010年12月,马铁民公司生产的鲜切产品通过全球最大餐饮集团——百胜餐饮的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认证,实现对其在山东区域近400家肯德基、必胜客餐厅的蔬果产品直供。柴油机往地里抽水。
2004年7月,马铁民终于种出了夏天里的生菜,总产量300多吨。这个消息让一直担心他的宋刚非常意外,经过验收,生菜全部达标,这一年加上山东基地产量,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经过全面考察后,马铁民在河北尚义县租下1000亩地,建起夏季生菜供应基地,在福建漳州市租地1000亩,作为冬季生菜供应基地,种植总面积达到3000亩,年产量4500吨。目前,马铁民在山东、河北、福建、上海四省市的11处基地,总种植面积已经上万亩,是国内首家结球生菜露地种植周年均衡供应的基地。
2008年,马铁民的蔬菜基地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筛选,被指定为供奥运蔬菜基地。他种植的8种蔬菜走进了北京奥运村,被端上了来自世界五大洲参赛运动员的餐桌。100%完成了奥运核心区域的蔬菜供应任务,受到29届奥组委嘉奖。不仅如此,他的浩丰公司还带动山东、河北、福建、上海、陕西等种植基地周围的10000多农户参与到标准化、精细化农业生产中来,实现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
2010年12月,马铁民公司生产的鲜切产品通过全球最大餐饮集团——百胜餐饮的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认证,实现对其在山东区域近400家肯德基、必胜客餐厅的蔬果产品直供。李嘉诚每一次看似豪赌的举动背后,其实都是在看清大势后趋利避险的选择。由于90%以上的时间都用来想未来的事情,超人李的思量通常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继此前多个变卖中国房产撤资的动作后,李嘉诚家族终于动手抛售A股了。11月5日李嘉诚家族控股的A股唯一上市平台长园集团又遭其减持4300万股。
这不是长和投资的首次减持。今年以来李嘉诚抛售长园集团的股份已经达到15%,其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骤降至目前的20.76%,累计套现约9.17亿元。
据长园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大股东减持和李嘉诚撤离内地有关。
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
抛售A股的同时,李嘉诚家族还多次出售其在新加坡、香港本土以及内地的资产。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李嘉诚在欧洲投资超过200亿元,仅今年6月份针对爱尔兰电讯的一项收购就耗资7.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3亿元)。
被视作商业超人的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西进欧洲,折射出何种信息让市场议论纷纷。
万科主席王石(微博)就在其微博中表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上海等地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对于外界种种舆论猜测,9月间李嘉诚曾在香港公开表示,“我爱香港、爱国家,长实和黄绝对不会迁册。”同时又说,“但生意规模大小会随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而作出决定,当然股东的利益,我也要负起绝对的责任……今天又再在英国进行其他投资,将来也可能会出售部分外国项目。”言下之意,撤资不是不爱国,也不是说中国经济不好,只是发现新的机会,基于股东利益和商业角度而“移情海外”。
对此,有投资者点评道:“别听资本在说什么,且看他在做什么。”
90%的时间想未来
其实,超人李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可以从其以往的商业逻辑里找到些轨迹。
仅从结果看,李像一个永远敢于火中取栗的交易突击手,没有什么能阻碍他永远扩张的雄心。
但在骨子里,李嘉诚其实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有人问,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一家企业的同时,李嘉诚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李轻描淡写地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每天早晨,李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根据题目,他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由专员翻译。通常,这些关于全球经济、行业变迁的报道,是启发李嘉诚思考的入口。
“他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让他平衡危机感和内心平和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心里头创造出公司的逆境”,知悉李的人士表示:“他看到各种报道,然后设想自己公司的状况,找到那些松弛的部分,便会开会去改变。等他做好准备,逆境来的时候反而变成了机会。”
这就是李所谓的“90%以上的时间想未来的事情”。
也因为这样,他的思量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