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转型担当责任
欲打造楚鱼第一品牌
“你们是鱼米之乡,带我去吃湖北特色烹饪的鱼菜吧。”有一次,朋友到武汉游玩,一个小小的要求引发了汤正友的思考。什么样的鱼菜才能代表湖北呢?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人喜欢吃鱼,也喜欢做鱼,但是武汉也是一个九省通衢的城市,川菜、湘菜、粤菜,你方唱罢我登场,说到吃鱼,当时要么是去川菜馆吃,要么是小店的家常口味,要么是大酒店里的高价海鱼,没有一家酒店能把烹饪淡水鱼的品种集中起来,形成一种代表湖北的做法。事实上,湖北烹饪的烧、蒸、粉蒸等都很有特色,如何去做文章?淡水鱼餐厅在武汉是一个空白,市场潜力极大。
于是,汤正友决定再次转型,“楚鱼王”招牌闪亮登场。
“好水出好鱼,吃健康鱼才能健康。”俗话说吃鱼健康,汤正友觉得应该倒过来理解,要注意水源对鱼的作用,“楚鱼王”要做健康饮食,就要保证水源的卫生,其选的是中国丹江和清江一带、生长自大型人工饮用水库的鱼。在楚鱼王,共有50多种淡水鱼,20多种烹饪手法,所用的都是这些来源优质水域的健康鱼。“既然是楚鱼王,就要让外地人知道,来湖北吃鱼,可以去楚鱼王。”汤正友说,要扛起楚鱼王的旗子,就得担当起这个责任,唯有努力和付出,才能对得起这个牌子。
对于目前餐饮业面临的寒冬,汤正友有不同的见解:“准确地来说,现在餐饮回归到了理性消费时代,真正做到为吃而吃,而不是为脸面而铺张浪费。”在他眼中,个性饮食也是当前市场需求的一个明显特点。因此,楚鱼王的机会和方向更加清晰。于是,他决定逆流而上,打造个性化餐饮,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接轨。
7月31日,汤正友的楚鱼王华农店即将开业。目前,楚鱼王在武昌、汉口建有2000多平米面积的主店。对于未来,他雄心勃勃:“青山店与汉阳店也提上日程,争取明年建成,600平米的个性小店则遍地开花。”文章?淡水鱼餐厅在武汉是一个空白,市场潜力极大。
于是,汤正友决定再次转型,“楚鱼王”招牌闪亮登场。
“好水出好鱼,吃健康鱼才能健康。”俗话说吃鱼健康,汤正友觉得应该倒过来理解,要注意水源对鱼的作用,“楚鱼王”要做健康饮食,就要保证水源的卫生,其选的是中国丹江和清江一带、生长自大型人工饮用水库的鱼。在楚鱼王,共有50多种淡水鱼,20多种烹饪手法,所用的都是这些来源优质水域的健康鱼。“既然是楚鱼王,就要让外地人知道,来湖北吃鱼,可以去楚鱼王。”汤正友说,要扛起楚鱼王的旗子,就得担当起这个责任,唯有努力和付出,才能对得起这个牌子。
对于目前餐饮业面临的寒冬,汤正友有不同的见解:“准确地来说,现在餐饮回归到了理性消费时代,真正做到为吃而吃,而不是为脸面而铺张浪费。”在他眼中,个性饮食也是当前市场需求的一个明显特点。因此,楚鱼王的机会和方向更加清晰。于是,他决定逆流而上,打造个性化餐饮,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接轨。
7月31日,汤正友的楚鱼王华农店即将开业。目前,楚鱼王在武昌、汉口建有2000多平米面积的主店。对于未来,他雄心勃勃:“青山店与汉阳店也提上日程,争取明年建成,600平米的个性小店则遍地开花。”李嘉诚每一次看似豪赌的举动背后,其实都是在看清大势后趋利避险的选择。由于90%以上的时间都用来想未来的事情,超人李的思量通常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继此前多个变卖中国房产撤资的动作后,李嘉诚家族终于动手抛售A股了。11月5日李嘉诚家族控股的A股唯一上市平台长园集团又遭其减持4300万股。
这不是长和投资的首次减持。今年以来李嘉诚抛售长园集团的股份已经达到15%,其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骤降至目前的20.76%,累计套现约9.17亿元。
据长园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大股东减持和李嘉诚撤离内地有关。
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
抛售A股的同时,李嘉诚家族还多次出售其在新加坡、香港本土以及内地的资产。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李嘉诚在欧洲投资超过200亿元,仅今年6月份针对爱尔兰电讯的一项收购就耗资7.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3亿元)。
被视作商业超人的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西进欧洲,折射出何种信息让市场议论纷纷。
万科主席王石(微博)就在其微博中表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上海等地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对于外界种种舆论猜测,9月间李嘉诚曾在香港公开表示,“我爱香港、爱国家,长实和黄绝对不会迁册。”同时又说,“但生意规模大小会随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而作出决定,当然股东的利益,我也要负起绝对的责任……今天又再在英国进行其他投资,将来也可能会出售部分外国项目。”言下之意,撤资不是不爱国,也不是说中国经济不好,只是发现新的机会,基于股东利益和商业角度而“移情海外”。
对此,有投资者点评道:“别听资本在说什么,且看他在做什么。”
90%的时间想未来
其实,超人李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可以从其以往的商业逻辑里找到些轨迹。
仅从结果看,李像一个永远敢于火中取栗的交易突击手,没有什么能阻碍他永远扩张的雄心。
但在骨子里,李嘉诚其实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有人问,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一家企业的同时,李嘉诚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李轻描淡写地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每天早晨,李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根据题目,他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由专员翻译。通常,这些关于全球经济、行业变迁的报道,是启发李嘉诚思考的入口。
“他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让他平衡危机感和内心平和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心里头创造出公司的逆境”,知悉李的人士表示:“他看到各种报道,然后设想自己公司的状况,找到那些松弛的部分,便会开会去改变。等他做好准备,逆境来的时候反而变成了机会。”
这就是李所谓的“90%以上的时间想未来的事情”。
也因为这样,他的思量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