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专家:理性看待TPP转移效应 中国优势不会被轻易抵消

文章来源:中青在线-话说财经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7-14 16:32:14

  我国优势不会被轻易抵消

  理性看待TPP转移效应(热点辨析)

  沈伯平

  今年年初,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正式签署,有关其对我国影响的讨论掀起了一波热潮。有人认为,这一区域贸易安排会对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带来较大冲击,不利于我国开放发展。诚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区域贸易安排都可能对非成员国产生一定的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对此保持关注是必要的。但也应看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时具有巨大的市场优势,这种优势不是一些区域贸易安排能够轻易抵消的。我们应客观分析我国情况,理性看待TPP,不必过分夸大其对我国的影响。

  将我国排除在外的贸易安排是不完整、不明智的。我国与TPP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很强。从经贸合作情况看,中美建交30多年来,双边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同时,我国是TPP12个成员国除加拿大、墨西哥、文莱之外其余9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也是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国。2015年,我国与TPP主要成员国的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2911亿美元,约占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额的1/3。从双边投资情况看,2014年,我国对TPP成员国的直接投资额占当年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3.9%。这些都表明,我国与TPP成员国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显然,将我国排除在外的贸易安排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的贸易安排不利于中国,同样也不利于TPP成员国。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TPP成员国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进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相似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还很难取代我国的地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传统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以纺织业为例,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统计,2015年TPP各成员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57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306亿美元,进出口差额为1731亿美元。如此大的需求缺口仍需依靠非TPP成员国来平衡,我国在这方面依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我国推进的区域贸易安排更加贴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与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目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扎实推进,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已于去年底生效,中国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