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3日消息(记者刘会民 凌姝陈玺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借随到,即时提现”“无抵押,无担保,借款模式更灵活”。部分网络借贷平台通过诱人的广告在大学校园“跑马圈地”。他们利用大学生认知能力差、防御心理弱的特点,违法、违规开展校园贷业务,由此引发的“裸条借贷”、“欠贷自杀”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而校园贷乱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随着校园贷市场的监管趋严,从事校园借贷的网贷平台数量迅速减少。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共有7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比2015年的顶峰时期减少了47家。而在现存的74家平台中,仅有21家平台专注于做校园贷业务。
与此同时,国有银行开始进军校园贷市场。近期,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推出了校园贷产品。带着“国家队”、“正规军”的标签,国有银行能否实现校园贷市场的正本清源?
近日,中国银行推出“中银E贷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