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无人”只是表面特征数据能力才是新零售的核心

文章来源:中青在线-话说财经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8-02 09:57:15

  近段时间以来,继亚马逊布局AmazonGo概念店之后,阿里巴巴秀出淘咖啡无人店,与此同时,多家无人便利店创业项目获得融资……一时间,“无人零售”被热议为新概念、新风口。但风口之下,需要指出的是,判断一家商店是不是真正代表零售发展的新方向,不能简单地将是否“无人”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无人零售在今天的出现,反映了当下科技的进步,因此出现了这种新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式。比如,便捷的信息技术可以取代导购员为顾客提供商品咨询服务,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使收银员的工作不再必需,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安全问题等等。不过,虽然导购和售货员是零售中人们所熟悉的组成部分,但从整个流通链条来看,他们可能从来都不是零售最核心的环节。认清无人零售至少要看到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前端店面的表面特征,第二是背后的数据能力。

  从消费者感知看,事物表面的变化是最容易察觉到的,也正因为如此,“无人”“前端店面的表面特征”大家更容易感知到,也更容易去关注。但仔细思考,在亚马逊网站购书或者在淘宝上浏览的时候,你或许已经习以为常的智能推荐功能其实就是“无人”推荐,而其背后的机制是有关消费者的浏览数据和建立在机器学习基础之上的推荐机制。而反过来,无人售货机诸如饮料售卖机、抓娃娃机早已形成了很成熟的商业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简单的无人便利店可以理解为带有品牌的增强版的无人售货机。从发展来看,真正有价值的无人便利店与饮料售卖机的根本不同,恰恰是对多种商品的运营管理能力,而是否有人值守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事情的关键。

  从整个流通链条来看,“零售店”是其中与消费者接触的最重要的一环,而“无人”背后需要的是基于数据的对整个链条的整体优化。让无人店面得以实现的多项技术,包含RFID等,在最近几十年中都一直在发展和储备,也在传统零售中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但是直到今天我们才真正看到无人零售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背后更核心的原因是企业,尤其是以亚马逊和阿里为代表的以数据为基础的零售玩家,其数据能力在最近这些年飞速提升。看上去形式完全一样的两家零售店,因为背后数据储备量和处理能力的不同,会在货品选择、备货、流转、陈列上体现出巨大的差异,最终形成周转率和利润上的差别。无论是作为货物流通的场所,还是更有想象空间的流量入口,其核心都是消费者体验,这种体验缺乏基于数据的优化,也会成为无本之木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