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医药疾病 > 正文

王辰: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人均仅116元

文章来源:寻医问药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7-14 16:36:49

  “在医疗保障上,既要有社会医疗保险的统筹保基本,同时也要注意中高端需求,这是凝聚人类社会资源、能够调动从业者积极性的部分,也即是商业健康保险主要关注的部分。”第二届商业医疗保险论坛上,中日医院院长王辰强调。

  商业健康保险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形式,是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个国家的具体形态和进展各不相同,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水平总体来说还比较滞后。

  他山之石  商业化与社会手段同发力

  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性已经得到国际认可,许多发达国家都在采用这一模式,较为典型的包括:美国商业健康保险体制、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制等,虽然具体形态有区别,但管理上都采用商业运作模式。

  以美国模式为例,由雇主和个人购买的商业健康保险占整个医疗保险的主流。2013年,美国购买医疗保险的人占总人口的86.6%,其中同时或单独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人数比例为64.2%。

  在医保管理机制上,美国保险公司与医院签约控制医保费用,兼顾节制和发展一方面严格控制和监督医院医保支出,不让医院不多花保费以保障节余,另一方面医院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总的医疗费用提高以后,医保总额度有上涨空间。“这种闭合式的环路设计,相互交错制约的社会机制,重塑医院营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王辰说。

  但大部分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美国人是在已有社会医疗保险基础上的个性化补充,因此美国的医疗保险也离不开社会化手段。如老年医疗保障计划、贫困医疗救助计划、州立儿童健康保险计划,都属于美国的政府行为统筹社会资源。管理层面也有政府参与的部分,只是总体模式设计上或多或少都沾了商业运作的色彩。

  建立“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医保体系

  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萌芽,1990-2000年初步发展,之后进入专业化经营阶段,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虽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但完全不占主流。“实际上还是在初步向专业化蜕变的阶段,处于破茧成蝶的过程中,但远没有成蝶。”王辰表示。

  “前期我们过多关注社会医疗保险,以期实现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的目标,但现状却是社会医疗保险低水平、广覆盖,根本没法满足百姓看病就医需求。看病需要自己掏腰包的部分很多,这也是造成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王辰指出,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社会医疗保险面临巨大的风险,必须考虑增加社会供给,实现多样化筹资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降低医保财政的筹资压力。从这个角度出发,王辰认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迫在眉睫。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们商业健康保险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王辰介绍,本世纪以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不仅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高于整个保险业的增长速度。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587亿元,同比增长41%,这是一个非常快的增长速度。

  健康保险供给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国有100余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产品有2300多个,产品涵盖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不同需求。

  不过,总量增加了,并不代表商业健康保险设计合理了,更不代表水平高。相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还处于低水平。

  首先,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较低。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平均水平在10%以上,美国高达37%,我国不到4%。而且赔付额度也不高,虽有年度波动,但基本上赔付额度为30%,相比之下德国达65%。

  “这些数值差反映出我国商业险投保人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我们无法将整个商业健康险的‘盘子’做大。”王辰说。

  其次,人均保费较低。我国商业健康险的人均保费为116元,美国和德国2013年的数据分别为美国16800元,德国3071元。

  “人均保费比别国低那么多,难道是我们GDP太低吗?肯定不是,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王辰认为“及时建立商业健康保险体制”是保障民众利益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对此已经有所感受和把握。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4年11月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立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形态丰富、经营诚信规范的现代健康保险服务业。这都表明国家已经看到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应该说号角已经吹响,征程已经开始了,至于能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子,要看业界同仁的智慧和努力了。”王辰表示。

  道路或许是曲折的,但我们相信前景是光明的。王辰指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自2013年开始发展迅速,有望在下个十年每年增长达到30%-40%,在医疗保险行业的比重也将逐步增加到近30%。同时,国家应进行个性化设计,形成“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模式,建立“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医疗保障体系。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