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不只是中国多国曾争抢乌克兰军工专家 美国下手最狠

文章来源:环球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9-13 08:38:43
 

  [环球网军事9月12日报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田聿]最近有关乌克兰航母专家为中国工作的传闻吸引了国内外的注意。事实上,乌克兰军工专家的外流并非新闻。据统计,1991年独立后,乌克兰从苏联继承多达3594家军工企业,其中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就有700多家。当乌克兰对这个超级军工综合体实施大规模“瘦身”与“转产”时,许多专业技术人才“空有屠龙术”,而“幸运”的橄榄枝就从四面八方伸向这个年轻的国度……

  美国财大气粗下手最狠

  乌克兰独立后仅两年,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就呈现“断崖”式下滑,1994年GDP下降24%,近乎于雪崩。溃败的经济对乌克兰军工综合体更是致命,许多宝贵的人才和技术纷纷外流。

  在争夺乌克兰军工人才的大战中,财大气粗的美国下手最狠。1992年初,得到美国国务院资助的乌克兰人民联盟、乌克兰-美国老兵委员会以及美乌企业基金会等NGO组织如潮水般涌入乌克兰各个角落,借口是“防止敏感技术人才的外泄”。

  中国现役航母辽宁舰前身是乌克兰还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当时与它遭遇类似的还有另一艘躺在黑海造船厂船台上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一家美国废旧钢铁回收公司开价每吨500美元的“废钢收购价”,诱惑乌克兰方面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拆解为废钢铁,彻底断绝俄罗斯获得核动力航母的可能。但罕为人知的是,这家美国公司还对黑海造船厂的高级工程师和技工兴趣浓厚。美国商人布尔巴千方百计接触黑海造船厂船艺实验室的人员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