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我工程院院士:中国军用航发落后国外一代甚至更多

文章来源:环球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9-29 14:35:13
疑似歼20换装太行发动机疑似歼20换装太行发动机

  5月5日,国产C919客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国人振奋。

  从支线飞机翔凤(ARJ21)到首飞的单通道C919,再到中俄联合设计的宽体飞机,中国自己的大飞机正沿着既定的发展路线步步推进。然而,与国外相比,国产大飞机依然落后。如何缩短差距,甚至能否“弯道超车”成为疑问,尤其是作为“心脏”的发动机,在技术积累上,中国更加薄弱。

  我国第一台大飞机发动机何时诞生?在商业上能否具备全球竞争力?不久前,在求是西湖学会工程分会举办的一场讨论中,基础研究领域和企业界的顶尖专家坐在一起,试图向公众解答这些疑问。

  存在一代甚至更大的中外差距

  “现在(飞机)载着几百人飞来飞去,要说什么是人间奇迹,这就是了。我自己研究空气动力学,想到这个还是很激动的。”谈起C919,清华大学教授符松说,能上天已经值得骄傲,对中国的大飞机研制,还是要先解决“有和无”的问题。而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对空客、波音的竞争机型,符松说,首飞的C919已经有一些创新,比如减少了5%的空气阻力。

  从整个流程来说,首飞只是第一步,之后,C919还需进行一系列试飞。在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不断改进和验证后,才可最终交付使用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