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互联网(Semantic web)确实有趣,但人们忽视了更大的背景图,那就是人们其实并不关注知识图谱,人们只关心他们周边的人和“当下”的事。
语义互联网憧憬着将web变成数据和知识的交互网络,计算机组成的全球知识网络将最终能够理解人们的意图,并成为人们的获取信息和情报的新前线。
但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尝试后,语义互联网已经成为投资者和消费者眼中的票房毒药。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互联网依然与憧憬的语义智能互联网相去甚远?这是因为:
一、过期知识与活在当下
大多数web知识库的创建都不过是将“专家知识”转化成web数据。这些是相当无聊的web数据,从Google知识图谱的推广视频已经可以看出,语义web将变得多么无聊:“你准备搜索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吗?”有没有搞错,这年头有几个人还关心这个。
如今,导致信息爆炸的根源是消费端科技的繁荣,这导致知识的寿命变得越来越短(编者按:飞机上打手机或吃转基因食物到底是安全还是不安全还是安全?)Alvin Toffler在他开创性的《革命性财富》一书中曾杜撰了Obsoledge一词,来形容大量过期的知识。
如果我们要创建的数据互联网,我们必须将知识的定义扩展到“过期知识”和琐碎事实之外,例如我们不会关心达芬奇的身高或者哪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生于1945年之前。我们更多关心的周围的人如何评价昨天晚上的电视热播剧大结局,还有什么剧集或者电影值得一看?
我们都活在当下。“当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过去正被快速尘封,人们的注意力、情绪和情感才是今日信息时代的关键元素,这些才是数据web的核心所在。
二、文档已死
从维基百科的文档中获取结构化信息的做法有着根本的缺陷。这不但催生了一个无聊的数据web,而且假定文档才是知识的源头,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文档(帖子、网页、文件、视频…)只是重要信息的一小部分,其背后的讨论和活动才是真正重要的(知识来源)。参考阅读:Google与Bing的搜索战略分歧
我们使用web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变,我们正在进入web的第二阶段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