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机器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文章来源:IT经理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21 17:48:04

human-vs-robot

机器人时代来临了

在仓库, 医院, 超市, 甚至城市街道, 工业园区以及大学校园, 机器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它们的存在。

“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硅谷投资人, 特斯拉和SpaceX的董事Steve Jurvtson认为: ”在未来的2到5年内, 人们需要大量地与机器人打交道“。 事实上, 特斯拉和SpaceX公司就是两个大量采用机器人的典型。 机器人的采用以及所带来的对人类就业的潜在负面影响也使得很多人忧虑。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则使得机器人时代到来变得更加现实, 机器人领域已经成为技术市场的一个大热门。
根据IDC的预测, 机器人市场每年将以17%的复合增长率成长, 到2019年,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350亿美元。 这一增长的最大动力来自亚洲。 中国和日本正在不遗余力的促进其制造业的转型, 它们将会占到整个机器人市场支出的69%。

robot

尽管从投入资金的角度来说, 机器人市场来说还处于早期阶段, 然而, 几乎所有衡量创新的指标都显示这个市场增长飞速增长。 根据IFI Rearch的研究, 关于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在过去10年增长了3倍。 仅仅中国, 就占了去年整个机器人专利申请的35%。 差不多是日本的两倍。

robot-patent-1

另外一个指标也能说明这一点。 根据CB Insight的统计, 去年投入这一领域的风险投资比前一年翻倍, 达到5亿8千7百万美元。 根据硅谷的R&D实验室SRI Inter national的Manish Kothari, 除风险投资外的其它投资也在蜂拥而至, 范围从那些试图丰富投资组合的私募资本到一些新的孵化器, 比如由Google的前机器人主管安迪-鲁宾创立的“Playground”。 这些投资在过去几年都在飞速增长。

robot2

绝大多数投资案例中的投资金额其实都不算太大。 很多投给了一些初创企业作为种子基金。 比如硅谷的创业公司Dispatch。 它们正在试验在两个大学校园之间利用自动送货的机器来发货。 得益于传感器价格的下降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这个公司仅仅融了2百万美金就可以开始起步进行它们的自动驾驶机器的试验了。

“硬件性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提升使得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下降了很多, 这样促进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Dispatch的联合创始人Uriah Baalke认为。
今天, 绝大部分的机器人还是主要是一些昂贵的, 高精密的工业机器人, 在比如汽车厂的工业生产线上。 这些机器人根据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不需要对外界的变化进行适应。

而现在的趋势则是机器人设计为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适应, 并且更加便宜。 这样的机器人包括自动驾驶汽车或者无人机, 以及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协同工作“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的变化并调整自身。 比如能够在医院运送耗材的Tug, 以及能够在酒店房间送餐的Savioke, 以及仓库机器人Locus Robotics。 这些机器人正在进入服务业领域。 而在目前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工业生产中, 机器人也正在变得更加智能化, 能够胜任更多的角色。
就向PC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那样, 机器人领域也是这样。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就好比是大型机, 而我们现在做的是PC。” Rethink Robotics的CEO Scott Eckert这样比喻道。 Rethink Robotics利用机器人来进行包装或者对机器进行维护。 Rethink的一个Sawyer机器臂的所有成本不超过1小时1美元, 这样使得自动化能够延伸到过去无法企及的领域。

在这一轮技术创新热潮的背后是技术的飞速进步。 在过去5年, 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署)已经在机械自动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伐木机器人等的发展)。 然而, 最大的进步还是来自于软件领域。

比如,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进步,使得很多类似于Dispatch这样的公司的机器人能够“看到”周围的世界。 Andreessen Horowitz投资基金的合伙人Chris Dixon评论道。

通过不断的试错纠正过程的机器学习算法, 在教会机器人学习如何适应周围环境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类算法在这些方面要远远超过传统的根据规则的系统设计。

在农业和健康医疗机器人领域有很多投资的风险投资商Vinod Khosla说:“ 你不必要在程序里告诉机器哪些要做,哪些不能做, 机器自己能够探索搞定。 尽管 看起来还不算特别智能, 不过这个领域的发展飞快, 改变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领域, 差不多所有的创业企业和投资人都遵循这样一些简单的原则, 原则之一就是: 建造能够处理特定任务的低成本机器, 而不要试图去制造“全功能”的机器人。 不要去设计那些完全“类人”化的机器人

俄罗斯的投资商Dimitry Grishin最近刚刚融资1亿美元准备投资机器人领域。 他说”(这个原则)的目标是制造那些单一目的的机器人, 使得他们能够非常好的完成特定的工作。如果成功的话, 人们会逐渐忘记它们是“机器人”, 而把它们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自动吸尘机器人或者ATM机那样“。

另外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让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工作, 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 而不是试图取代人类的工作。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