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股价的崩盘,对于很多社交属性的企业SaaS产品都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最近几天,LinkedIn估值的大幅下滑已经成为华尔街和科技媒体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鉴于LinkedIn业务下滑的速度超出预期,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已经将其股价预期调低至颇为悲观的60美元/股。
对LinkedIn管理层发展策略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有人认为LinkedIn本质上就是一个垃圾信息引擎,但也有一些分析人士,例如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认为问题的根源是人们高估了LinkedIn新产品例如Lynda和Sales Navigator的成长性。
科技业界的人士对LinkedIn的指摘更多集中于产品设计层面,而金融机构则将其定性为策略执行跑偏。
但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很难相信LinkedIn这样一个成熟的互联网巨头会突然丧失执行力,你可以指责LInkedInd额广告和招聘工具需要优化,但这很难解释公司上个月初会断崖式暴跌一夜之间蒸发一半市值。事实上LinkedIn的广告业务一直非常成功,营收保持了20%的年增长率,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LInkedIn股价的崩盘呢?
对于社交网络和企业软件都比较熟悉的人很容易发现,LinkedIn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冲突的,LinkedIn是披着企业应用外衣的社交网络产品,这两种大异其趣的产品属性导致了LinkedIn的“撕裂”和“精分”,结果是对个人用户吸引力不够(用户活跃度在主要社交网络中最差),同时也不招企业用户待见。
事实上成为面向大众的大规模社交网络和企业应用提供商是不可能同时完成的任务,前者的生长基因基于开放平台和第三方开发者,而后者则依靠可计算ROI投资回报的企业专有软件服务。
去年,LinkedIn关闭了其视作竞争对手产品的开发者API,这导致用户的选择面变窄,完全依靠LinkedIn的力量自己来满足企业客户的应用需求。事实上LinkedIn的封闭大大限制了平台生态功能性和多样性的发展,很多LInkedIn自己无法提供的功能和第三方解决方案,也被LinkedIn挡在了花园围墙之外。
LinkedIn押宝企业应用市场的战略目前看很不成功,让包括Salesforce在内的合作伙伴“看不懂”,甚至LinkedIn收购的Sales Navigator的用户也很迷茫。Twitter此前曾干过类似闭关锁国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结局是什么。
如今,LinkedIn给人的感觉是“万金油”,什么功能都有,但什么都不精。LinkedIn的业务标签有很多,例如大型社交网络、网络广告平台、招聘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营销工具、在线培训平台等等。在“全栈模式“日渐消亡的今天,LinkedIn却试图把自己变成一个一站式企业软件服务提供商。
给LinkedIn开出的药方很简单,那就是重新聚焦核心业务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