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后互联网时代企业IT组织的五个新“常委”

文章来源:IT经理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10 09:12:49

后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数据管理、技术情报等职能上升到企业IT核心层面成为新“常委”,另外一些则面临出局或合并

前几天去一个朋友家,看到客厅赫然是一张大大的长方桌子,有点某咖啡厅的样子,我不禁连连拍着桌面说好。因为最近,我正好在琢磨把客厅沙发清理掉,换上使用率会更高的大长方桌,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一个现形。

原来的客厅,是按照待客的功能设计的,低矮的茶几和回环的布局,烘托出一种闲适的氛围。现在,在家待客并不是我的首选,客厅用得少。被邀请到家的客人,多半都是会安排就餐或者喝茶的,总觉得餐桌不大好用。

而同时居家生活已经被互联网占领,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休息方式,阅读、社交,电影……可能是人手一屏。但是客厅却无法很好的适应这种需求,屏幕无处安置是其一,合适安置的地方又是分散开的。由此对比,在客厅摆放一个大方桌,餐厅客厅合二为一,估计更满足一家人聚在一起各自娱乐学习的场地要求。

家居生活,关联不过三五人,也会因为互联网的影响而提出对设施的调整的要求,那么企业经营的IT组织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互联网发展过程中,IT组织的演变历史。

1997年前后,还处于早期的互联网,并没有对企业形成(信息)拉动。

企业经营多数仍然是传统模式,生产既定产品,打通销售渠道,这个时期的企业信息化,以内部推动为主。多数的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组织,雇佣的个别IT人员,归属于人事总务,以拉网线和维护电脑为主。少数的制度相对健全的企业,因为客观的管理要求,开始设置专门的信息部门实施信息化。更个别的企业,开始尝试跨越企业自身的信息疆域,去整合上下游的数据,串联产业链的信息,目标还是改善库存、物流等状况。市场上缺乏合适的软件解决方案,先行的企业甚至要IT团队自行研发软件产品。

2007年前后,处在中期的互联网,已经开始拉动最贴近消费者的前端企业。

彼时互联网的热潮已经兴起,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笼聚起大量的消费者,把市场上零散的消费需求透过互联网进行加工,以新的需求方式和企业进行对接。旧的销售渠道被冲击的体无完肤,经营者们纷纷怀着忐忑开始积极接触互联网。多数企业被突然拉入信息化通道,开始聘请互联网早期就实行信息化的企业内专业人士,组建新的IT团队,并由公司高层挂帅,大力的推行信息化项目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