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轨迹来看,知乎虽为内容平台,但却与微博、今日头条最终要走的方向完全不同,而微博与今日头条之间的暗战也开始悄然升级。
微博今天的市值已经达到100亿美元,而外界对于今日头条的估值传闻也达到了92亿美元,日前知乎又宣布完成了D轮1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今日资本,包括腾讯、搜狗、赛富、启明、创新工场等在内的原有董事股东也全部跟投,跻身行业独角兽。至此,内容行业三巨头也正式形成。
微博二度崛起,社交媒体功不可没
从2012年开始,唱衰微博的声音就一直未曾停止过,曾经被无数人追捧的微博一度变成了微商、僵尸粉、毒鸡汤、段子手的混乱阵地,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离开微博,平台的活跃度和收入也不断走下坡路。而2013年阿里巴巴入股微博之后,尽管解决了微博的资金问题,但是却仍然没能改变微博的命运,在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的冲击下,微博的价值甚至一度跌倒了谷底。
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尤其是几次社会大事件在微博第一时间引起了轰动之后,大家又开始意识到了微博社交媒体的传播扩散性和影响力。一方面,微信的受众比较局限,想要曝光某某事件,发送的朋友圈却局限于自己的好友圈子;另一方面,打开微信朋友圈,可能更多了解的是周边朋友的生活信息,但是打开微博,却能快速了解到今天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大家在关注哪些热点话题。于是,明星、垂直大V、自媒体以及媒体机构开始重回微博舞台,也由此带动了微博用户的新增长。
今日头条成内容黑马,首推兴趣媒体
而相比微博的一路坎坷来说,今日头条的发展则顺风顺水。2014年6月3日,今日头条完成C轮融资,估值仅在5亿美金左右,而在短短2年的时间后,今日头条的估值传闻却一路飙升到了百亿美元。今日头条作为一个新闻客户端,其价值也正在被行业和投资人士所看好。
今日头条的本质是一个信息聚拢再分发的平台,平台本身并不产生内容,今日头条通过借助头条号,高度的掌控了上游的内容生产,然后通过技术算法对内容创作者的信息进行分析、过滤,再推送给用户。而今日头条能够获得用户的喜欢,正是他们基于大数据算法之上的兴趣推荐,能够让用户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知乎成行业独角兽,同样也依赖于价值内容
据知乎方面介绍,截至2017年1月,知乎已拥有超过6500万注册用户,平均每天有1850万活跃用户访问和使用。2016年全年,知乎用户提出了超过600万个问题,撰写了逾2300万篇回答和151万篇文章。知乎完成D轮融资后,真正成为了知识行业的独角兽,相比今日头条的一路奔跑来说,知乎在大家的眼中一直是一家慢公司。2015年9月份,知乎宣布获得了5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经历了2016年的快速发展,其平台价值很快实现了翻倍。
与微博的社交媒体和今日头条的兴趣媒体不同,知乎则更多体现的是有价值的知识分享。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知乎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一家问答平台,从去年开始,知乎开始了小跑。他们陆续上线了机构帐号、广告产品、书店、知乎live、值乎等产品,完善了版权内容保护机制,与腾讯系和搜狗产品联动配合,同时搭建了自有广告产品体系,正是过去五年的沉淀让知乎平台的知识价值开始逐渐得到释放。
此次领投知乎D轮融资的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对知乎价值的肯定就比较到位,她说:“内容的春天才刚刚开始,知乎的问答模式很犀利,护城河也很深。关于内容,我们觉得有一个‘1%定律’:从人群的角度来看,100个人里面有1个意见领袖。所以关键是要做得早,把那1%的意见领袖牢牢抓住,同时还要确保机制公平、上升渠道通畅,让新用户也有机会成长为意见领袖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