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全美星巴克超过20%的支付通过手机App完成。
早在2009年星巴克就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功能。使用星巴克的App,绑定礼品卡,直接通过App内部的二维码扫码,就可以完成支付。其实,礼品卡支付并不是星巴克的创意,美国人喜欢在任何节日、生日、庆典互送礼品卡已经成为惯例,几乎每个节日,各大厂家都会推出自己用心设计的礼品卡,每个人的钱包里,都会有几张和信用卡差不多大小的礼品卡。然而,自从星巴克将礼品卡绑定到手机app上之后,大家惊喜得发现,不仅礼品卡的销量大涨,礼品卡不再是单纯的礼物,超过70%礼品卡被购买者本人使用,成为了名不副实的储值卡。
2011年,星巴克又加入了在线信用卡支付的功能,一张“礼品卡”用完后,客户可以直接在app内部在线购买新的“礼品卡”。在谷歌还不厌其烦地向客户推销自己的支付app和手机时,星巴克通过简单的二维码扫描,一举成为美国历史上“推广最成功的支付方式”。依靠这种变相的“移动支付”模式,星巴克不仅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加大了公司的现金流。由于星巴克始终要求客户先购买礼品卡,再进行支付,而一张礼品卡的金额最少10美元,所以,几乎每次消费,都会至少留下一定的余额。同时,大量客户会选择自动续款,不论是保存信用卡信息,还是直接apple pay指纹支付,都不需要离开星巴克的App,整个支付流程顺畅,除了确定,几乎不需要别的操作。
2015年,星巴克在北美再次推出了“预购”服务,通过app,你可以提前购买饮品,选择奶糖口味并完成支付,大约10-20分钟,你就可以到选好的店铺直接拿走你的咖啡,直接将路程和店内排队的时间相抵,节约双方的时间成本。美国人对于个人口味的执着近乎变态,网络流传的星巴克秘密菜单(secret menu)就是星巴克杯无数买家调戏后的结果。在标准化的制作流程下,“有个性”的美国人都喜欢表现出自己特殊的口味,豆奶,2%低脂奶,脱脂奶;一倍expresso,两倍expresso;一泵糖浆、两泵糖浆,就好像中国人到哪里都喜欢找特色菜一样,没什么吃的美国人,也要在快餐文化中找到一点存在感。大量的连锁店,统一的制作和配方,不同的客制化结果,是他们在不多的选择中找到的妥协。而星巴克的App“预购”服务是这份妥协最有效率的使用方法,你不需要担心服务员有没有听错你说的那点变化,也不再担心后头排队的人挑剔的眼光,就可以得到独一无二的商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中国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