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秋促大战打响 运营商比拼流量
作为上海最早开学的高校,上海大学上周迎来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本科新生。对于上海的三家运营商来说,一年一度的校园秋促大战就此打响。
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套餐,无疑是运营商校园秋促时吸引学生用户的主要手段。和以往不同的是,学生用户衡量套餐是否实惠不是看套餐内包含多少语音通话时长,而是看包含了多少上网流量。今年,运营商针对校园市场在流量上大做文章。
从大语音到大流量
现在是大流量时代,在线学习、刷微信微博、看视频打游戏,学生用户对于流量的需求日益高涨。
在今年的校园秋促中,三家运营商都主推大流量套餐。比如上海电信推出校友卡套餐,年付200元,不仅免月租,而且每月套餐内还包含8GB流量和100分钟国 内通话时长,这8GB流量包括2GB流量、1GB“动态”流量(1/2/7/8月份寒暑假期间为全国流量,其余月份为本地流量)、5GB定向流量(可以用 来看乐视视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龙珠直播等等)。这5GB定向流量满足了学生日常手机上网的主要需求,据记者了解,上海电信之前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了 大数据分析,遴选出最受学生们喜爱的App,并和App开发者们商谈,从而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定向流量服务。
上海移动推出了38元套餐(充值50元后月租减至28元),每月包含500MB全国流量、1036MB本地流量和1GB夜间流量,总共2.5GB,另外还有100分钟通话时长。
上海联通推出的是校园沃派36元套餐,月租36元,包含1GB本地流量和1GB全国流量,还有100分钟通话时长。学生用户充值100元后,可以获得“新生礼包”,包含1GB/月全国流量、1GB/月本地流量、2GB/月本地闲时流量。
总体而言,运营商今年针对学生用户提供的套餐都包含超大流量,相当实惠。
从抢手机变成抢卡槽
现在,大学新生在来学校报到之前家长差不多都为他们买好了手机。而且这些手机基本上都是全网通手机,能够支持三家运营商的网络制式。这使得运营商在校园市场的竞争已经从抢夺手机终端变为抢占学生用户手机的卡槽。
以前可不是这样,因为三家运营商分别使用不同制式的网络,而且手机也只是支持特定的网络。比如用户想要使用中国电信的服务,只能用CDMA手机,GSM手机 就无法支持。这让中国电信陷入不利,因为相对来说,CDMA手机款式偏少,如果大学新生报到之前就买好了一部GSM手机,中国电信自然难以将这名学生发展 为自己的用户。所以,以往中国电信在校园秋促之时,终端营销也是重要内容。
而在今年,因为全网通手机的普及,三家运营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重点就是学生用户手机的卡槽,通过资费套餐、网络质量和服务的比拼,让学生用户在手机中插入己方的手机卡。
从单打独斗到跨界合作
以往,运营商在校园营销只是“一个人在战斗”,至多找来代理商或者高年级学生来帮忙,今年形势有所改变,运营商通过跨界合作,来提升自己对学生用户的吸引力。
现 在魔都街头流行摩拜单车,下载App,扫描二维码就能打开车锁,然后悠悠地骑走,回头率很高。在上海大学秋促现场,记者就看到中国电信和名为“OFO”的 创业公司,共同在上海大学校园中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学生们用手机号登录服务方的微信号,输入车牌号然后就能将自行车骑走,据说骑一分钟只要一分钱,真是 非常便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中国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