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通信 > 正文

中国移动大数据防电信诈骗:国际诈骗电话月拦截达906万余次

文章来源:c114.net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7-14 16:31:45

C114讯 7月13日消息(张海龙)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中国网络安全论坛上,中国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研究支撑中心经理冯运波介绍了中国移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尤其是将大数据应用于电信诈骗识别,垃圾短信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冯云波介绍,中国移动高度重视大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去年组织制定了企业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规划,也在推动大数据安全防护手段的建设。

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分为六大部分,包括安全策略体系、管理体系、运营体系、技术体系、合规评测体系以及服务支撑体系。同时,中国移动还制定了相关的大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分类分级实施指南以及安全技术防护要求等,共13项相关的规范制度。

在大数据安全应用实践方面,基于大数据来开展电信欺诈联动分析治理。去年以来,中国移动开展电信诈骗专项行动。

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相关的治理,完善了相关的国际拦截、网间联动+封堵、网内严打的防控体系。

如对于改号的电话,特别是模仿的国内的电话,直接进行拦截。另外是网间联动和封堵,也是根据工信部的要求,三家运营商建立了网间联动处置机制,开展了联动处置封堵。网内发现诈骗电话直接进行封堵和关停。现在仅国际诈骗电话月拦截量就达到906万余次。

冯云波介绍,今年1到4月,中国移动通过多元数据分析,累积识别出了各类疑似受害用户3500万人次,关停法规施骗号码1.02万个。从2016年8月到今年4月底,其中一个省基于系列数据分析,累计向各种反欺诈中心推送深度电话受骗用户有2万多位,涉及诈骗金额是5730余万元。

此外,针对垃圾短信的识别,中国移动也建立了垃圾短信的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的识别系统,通过垃圾短信的指纹识别算法,我们有大量的垃圾短信的历史样本,经过分析进行训练,最后提高了准确率,也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每季度处理垃圾短信的量有3200余万条,其中识别准确率达到99.7%,也是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应该说也发挥和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应用创新。包括社会效益方面,识别时间由6分钟缩短到0.07毫秒。通过大数据方法识别之后,可以减少垃圾短信发送量8千余万条。同时相关的一些技术,也申请了相应的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在大数据技术方面,在不良信息治理、逻辑短信治理、反诈骗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张海龙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中国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首页推荐
热门图片

新闻热点

2016-07-19 13:02:28
2016-07-23 09:38:13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