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通信 > 正文

李晗:中国移动今年Q3将启动SPN现网试点

文章来源:c114.net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10 09:43:34

C114讯 5月9日消息(张海龙)在今日召开的“5G承载技术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晗透露,中国移动将在今年Q3启动SPN现网试点,以支撑5个地市的5G试点工作。

据李晗介绍,目前厂商的SPN设备已经陆续入场进行测试,如果测试顺利,中国移动希望年底在18个城市进行更大规模的试点。

5G需要全新的承载技术标准

5G传输需要满足大带宽、低时延、高同步等,这就导致设备需要更替,芯片需要重新设计。

李晗表示,一带传输管两代无线,中国移动PTN是从3G到到4G都在承载,但那时带宽是10倍的增长,但到了5G带宽直接增长1000倍,整个带宽和硬件设备都不能支撑了。

在时延和同步方面,时延一直是运营商比拼的重点,但时延最终的天花板主要就是在传输层面,提升时延只能是采用新的技术。

从需求的角度需要5G的承载进行变革。目前业界也不断出现新的传输技术如FlexE、FlexO、SDN等,以前把这些技术通过老的网络上升级,只能达到一些接口上的效果,而不是一个端到端组网的效果。中国移动认为,应该有一个新的技术来支持5G的到来。

四大因素促使中国移动提出SPN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在考虑5G承载架构设计主要考虑四个因素。一是,5G RAN架构,3GPP 5G RAN功能切分定义了CU、DU两级架构,导致5G阶段站型多样,不再主要是回传,而是前传、中传、回传网络将并重,多业务支持。

二是,5G CORE架构,5G网络中UPF及MEC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部署, MEC之间的流量需就近转发,需要城域网L3功能下沉到汇聚层,甚至接入层,L3域增大,对组网造成很大影响。

三是,5G网络分片及垂直行业低时延业务需要降低端到端的时延,要求每节点支持极低转发时延,需要既支持硬隔离,又支持软隔离,实现软硬切片。

四是,5G基于SDN架构,需要考虑引入控制器及Orchestrator, 需要通过标准接口及信息模型实现各层解耦,同时要考虑管控系统管理大三层网络时的性能问题。

为此,中国移动提出SPN技术标准,其可满足大宽带增强10倍、时延降低10倍、单比特成本下降10倍的需求。

推动SPN成为全球5G承载标准

在通信领域,一个标准只有成为全球性的标准,得到产业链中众多企业的支持才能获得市场。为此,中国移动在不断推动SPN成为事实标准的同时,更是努力推动SPN成为全球5G承载的标准。

在最近的ITU大会上,中国移动主导的5G承载标准立项,并成立了SPN、M-OTN两个新的承载技术的项目组。

这不仅让SPN获得国际认可成为了可能,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次5G承载的会议,基本上文稿包括技术都是中国提出,而且技术都是中国原创,这让中国成为全球5G承载发展的引领者。

作者:张海龙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中国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首页推荐
热门图片

新闻热点

2016-07-19 13:02:28
2016-07-23 09:38:13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