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莱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2016年9月8日中国共产党莱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莱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9月8日在莱城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市委委员26人,市委候补委员7人。市纪委常委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部分科技专家代表,部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基层一线代表列席会议。
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王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梅建华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动员全市各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创新动力和科技支撑。
全会一致认为,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科技盛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人类社会演进、中华文明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的全局高度和历史站位,深入分析了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面临的重大机遇,深刻阐述了事关科技创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我们推动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李克强总理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重点任务,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对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推动全省科技创新走在前列做出全面动员部署。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会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以人才为支撑,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同时应当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思想观念、工作水平、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为:缺高层人才,尤其缺尊重人才的理念;缺创新成果,尤其缺创新的思维;缺核心竞争力,尤其缺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缺优质品牌,尤其缺精致态度和“工匠精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短板意识,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改进提升。
全会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市各级要深刻认识到,推进科技创新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事关莱芜发展的基础、根本与长远。各级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发展,坚决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为莱芜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科技基础。
全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总的要求,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支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创新体系,着力夯实科技基础、增强创新供给,着力强化标准引领、打造创新品牌,着力深化体制改革、释放创新潜能,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人才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前列提供强大动力。围绕落实好这一总体要求,必须结合莱芜实际,牢牢把握和始终坚持“产业升级比结构调整更重要、成果转化比基础研究更紧迫、企业主体作用比其他力量更突出、招才引智与体制机制改革同等重要”的指导原则。
全会要求,要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一要抢抓难得机遇,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和项目。要积极识变、主动应变、自觉求变,以开放合作的姿态,采取差异化策略和超常规的务实举措,着力引进利用各类创新要素。要明确方向,强化措施,争取支持,压实责任,依托济莱协作区高位平台,加快引进一批“高精尖”科技人才和项目。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增强优势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二要突出科技成果转化这个关键,着力推进产业振兴提升。紧盯产业振兴提升这个当前莱芜发展的主要矛盾,推动创新成果与转型需求的积极融合、无缝对接,靠科技手段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顺势而为培育新产业支撑,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使创新活动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形成转调发展新动能。三要坚持标准经济引领,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充分认识标准对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把标准经济作为事关创新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制定完善符合莱芜实际的标准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配套方案,把标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入开展“寻标、对标、提标、达标”活动,认真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全面推进“莱芜标准”建设。四要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打造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着力加强企业平台、公共平台、重点园区三个层次的平台建设,打造集聚创新要素、实施创新活动、发展创新产业的主阵地。同时,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精准扶贫、节能环保、全民健康、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增加科技供给,创新科技手段,更好地造福群众。
全会强调,要破除体制机制束缚,为深化科技创新装上“改革的引擎”。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大力培植创新型企业,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市广大企业家要强化机遇意识、“舍得”思想、创新理念、责任担当,着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各级党政机关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优化整合科技计划、规范创新管理职能、推进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推动政府科技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上。三要创新人才政策机制。要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更具自身特色、更有竞争优势的政策措施。引才重在突出特色、精准有效,育才重在以用为本、创新创业,留才重在落实政策、尊重激励。四要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新型科技金融组织,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要构建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业,加快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要整合全市科技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全会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切实加强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市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创新工作合力。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自身科技意识和科技思维,提高服务和推进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考核指标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要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做好科学普及工作,加大企业改革创新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奖评选力度,建立完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真正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
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国共产党莱芜市委员会工作规则》。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务实担当、开拓进取,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