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甜!”“比矿泉水还好喝!”在莱城区羊里镇辛兴小学,孩子们品尝着经过净化的直饮水,兴奋地直喊。和辛兴小学的孩子们一样,全区36所农村小学一开学便用上了先进的净化加热直饮水机设备,彻底解决了农村学生的健康饮水问题。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莱城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每年都将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实惠,也处处彰显了教育为民的“莱城情怀”。
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年有。从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再到“全面改薄”工程,莱城区年年都将学校建设等实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特别是在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从2011年至今,全区已累计投入12.5亿元,完成120处学校、337个项目、43.2万平方米的改扩建任务,新改扩建幼儿园157所,完成了汶源学校的移交改造,新建并启用莱芜职业中专、吐丝口小学、牛泉中心校、羊里中心小学等标准化学校;由政府主办为吐丝口小学、陶镇小学等20余所学校建起高标准、公益化食堂;所有城内学校建起高标准塑胶操场,农村学校全部整修为高规格的炉渣跑道,中小学校舍隐患全部消除,城乡校舍“脱胎换骨”,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年年向农村倾斜。从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提报到审批,各个环节都坚持向农村倾斜,切实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及水平。2014年,将农村中小学取暖全覆盖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所有农村中小学全部使用安全、环保、效果好的空调、碳纤维电热器或集体供暖等方式取暖,取暖实现全覆盖,农村师生上课更温暖;为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上下学乘车难问题,莱城区把校车村村通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校车116辆,开通线路288条,受益学生1.7万名,基本实现“校车村村通”。2015年,实施农村小学健康桌椅更新工程,为所有农村小学配备可调式课桌椅12800余套,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年,将农村小学健康饮水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160余万元,为全区36所农村小学配备了净化加热直饮水机设备,让农村师生喝上了放心水。
突出问题导向。该区坚持问题导向,集中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像解决大班额问题已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社会关注、群众期盼。今年,该区就将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用两年时间,投资4亿元完成9处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建设面积8.9万平方米。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推行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采用PPP模式融资建设。实行区级领导包项目,一周一调度一通报,确保进度与质量。目前,9处项目全部启动,1处竣工,2处主体完成,1处基础施工,其余5处正进行拆迁,下半年全部开工。这些学校投入使用后,可以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达到小学每班小于45人,中学每班小于50人,学生将搬进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班额标准的新教室。
学校标准化、取暖全覆盖、校车村村通、健康课桌椅、安全直饮水……一件件惠民实事都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校舍安全了,上学方便了,环境优美了,条件改善了,人民也更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