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 > 聚焦莱芜 > 正文

莱芜市全面打响文明创建“战役”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9-27 08:54:46

 9月22日,莱芜市莱城区召开全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迎接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区测评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全力做好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和省级文明区测评工作,推动全区文明水平再上新台阶。

    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区是反映和评价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吸纳聚集发展资源要素最重要的城市品牌。对于即将来临的文明城市测评和文明区测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莱芜市莱城区各级各部门将拿出去年创卫时的信心决心,继续发扬以“精气神”为核心的莱城精神,再振精气神、再提正能量,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盯“创则必成、成则一流”的奋斗目标,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决战决胜的信心和敢啃硬骨头的作风,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迎难而上,打好迎检工作的“四大战役”,全力做好迎检工作,坚决捍卫省级文明区这项荣誉,为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集中力量抓整改 打好攻坚战

    对一些严重影响城市文明程度、容易反弹反复的难点问题,集中力量集中整治,确保在较短时间内有大的改观。集中整治不文明行为,在加大文明行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的基础上,对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车窗抛物、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监管,使不文明现象大幅减少、公共环境显著改善。集中整治环境卫生,以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小区市场和城乡接合部为重点,组织“环境卫生治理”攻坚行动,下力气解决好乱排乱倒、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等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抓好重要站点沿线可视环境的美化、净化、亮化,把城区的“脸面”维护好,确保全域化、全天候卫生保洁。集中整治环境秩序,加大对随意摆摊设点、流动摊贩、露天烧烤、马路市场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严管严查不排队上下车、不礼让斑马线、乱停乱放车辆等行为,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全面动员抓整改 打好舆论战

    发挥新闻媒体舆论主渠道作用,开设创城创区专栏,加大宣传力度,集中报道一批创城创区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制作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彩页、明白纸等方式,借助微信、微博、发布文明创建倡议书等手段,调动市民参与创城创区的积极性。大力宣传齐鲁时代楷模王守东等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宣传好各级各类好人和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激发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突出问题抓整改 打好突击战

    紧紧围绕测评体系,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测评标准,对已达标的,巩固成果,提高标准,确保优势;对不达标的,找准问题的症结、存在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办法,迅速落实补救措施,确保在测评之前达到标准。特别是对中央和省文明办反馈的问题,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看哪些问题已达到标准要求,哪些问题还没有整改到位,哪些问题需要提升工作标准,进一步加强督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迅速抓好整改落实。

    周密安排抓整改 打好整体战

    对于测评涉及的材料申报、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3个环节,明确要求、精准施策,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到位。高质量准备材料,材料申报涉及部门多,资料数据要求细,有关单位将选派专人干好工作,提供的材料充分体现测评标准,反映文明城市(区)创建成果,突出工作亮点。扎实做好实地考察点准备,采取全面提高和重点准备相结合的办法,集中整治主次干道、公园广场、中小学校、火车站、集贸市场等测评重点部位,确保达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材料申报中的市直部门评价部分,相关部门将提前做好对上沟通衔接。提高问卷调查的得分率,重点围绕问卷调查内容,采取创城创区宣讲、入户调查、有奖问答等方式,提高群众对创城创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延伸阅读?

    文明城市(区)创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优良的生活环境,莱城区将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坚持服务基层、促进发展、构建和谐,努力把莱城建设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文明之城。具体工作中,莱城区还将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升市民素质,坚定不移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以为民务实的举措提升莱城新形象。同时,将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狠抓督查考核等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相关报道

    访高新区工委书记王哲:同创文明城 共建一个家

    记者:请您谈一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高新区有何重要意义。

    王哲军: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和评价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不仅要在发展上走在前列,更亟需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环境卫生水平、优化行业服务质量上提档升级。创建文明城市为我们增强竞争力、加快经济转型、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按照“抓共性、补短板、建机制”的思路,有效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全力以赴、善做善成。

    记者:高新区围绕创建文明城市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哲军: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竞争实力、增进群众福祉,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来说,主要实施了“三项工程”。一是基础配套工程。去年以来,全区共实施重点市政工程22项,新建改造香山路等道路8条,总长约14.5公里;建设污水管约16公里,亮化道路9条,投资1.5亿元新建汶水生态公园。二是容貌提升工程。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安装各类公益广告45块、1900平方米,提高了知晓率和参与度;投入1100余万元,购置垃圾车2辆、洒水车3辆、雾炮车和高压冲洗车各1辆、密闭式垃圾箱700多个,累计拆除违章建筑7.2万平方米、广告牌778块,新增绿化面积50多万平方米。三是典型引领工程。重视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倡树了一批先进典型,如孙故事社区、小故事社区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地税分局办税服务厅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官场村被授予“全国孝爱文化养生养老科研示范基地”,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徐祥新获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等。

    记者:在下一步工作中,高新区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了哪些安排部署,将采取哪些举措?

    王哲军:我们将发扬一鼓作气、连续作战的精神,对照创建标准排查问题、解决问题。一是突出重点整改提升。当前集中整治主次干道、中小学校、汽车站、集贸市场等测评重点部位,抓好重要站点沿线及铁路沿线可视环境的美化、净化、亮化,做到全域化、全天候卫生保洁,确保达标;围绕提高问卷调查的得分率,针对问卷内容,采取创城宣讲、入户调查、有奖问答等方式,提高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二是突破难点查缺补漏。主要针对背街小巷、游园步道、河道水面、小区市场、城乡接合部,组织“环境卫生治理”攻坚行动,下力气解决好乱排乱倒、乱贴乱画、乱搭乱建、露天烧烤、马路市场等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三是打造亮点倡树品牌。在北姜庄、李陈庄等村(社区)新组建文艺社团5个;积极推广郭家沟、官厂等村的经验做法,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成为常态;完成围城绿化和城市社区绿化各500亩、农村改厕610户。四是统筹兼顾一体推进。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集中整治以及为民办的十件实事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安排,协调推进,同步落实,务求实效。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