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教育局组织编制了《莱芜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2015-2020年)》,现已完成规划草案,现进行公告。
一、项目背景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照《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要求,科学合理地布局莱芜市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服务半径合理、规模合理的规范化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市域范围
规划期限:2015——2020年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2、《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
4、《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2008年试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6、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各乡镇总体规划;
7、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四、规划目标
1、按照《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 ,科学合理地布局莱芜市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服务半径合理、规模合理的规范化学校。
2、适应城镇规模的发展和城镇化要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各镇总体规划、本着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3、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提出近、远期的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步骤。
五、规划原则
1、均衡性原则
立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以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为各阶段适龄学生服务。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适当合并,采取撤、改、并、建等方法,对现有小学布局逐步进行调整,布局不合理且无发展潜力的学校逐步取消。调整后保留的学校,应规划预留好其发展空间,在城市新建成区尽快配套建设新的学校。
2、规范性原则
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教育工作和规划的规范、标准,使规划建设的每一处中小学都要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
3、可行性原则
按照“城区实施改造、乡镇实施布局调整、新区加紧配套”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重点做好城市新建小区、旧村改造、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的学校布局规划,同时,要求把确需保留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纳入布局规划。
4、合理性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规模适中、布局合理、适度超前,规划指标的刚性和弹性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适度超前”,按照“农村初中向镇驻地集中、农村小学向社区集中”的思路,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逐步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标准化和教育优质化,使各项教育协调发展。
六、学校建设标准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鲁教基字〔2008〕15号)的规定,确定中小学适宜规模、班额、建设用地面积、建筑面积。
七、规划概况
(一)现状情况:(1)全市:2014年,全市共有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194所,其中教学点11所、小学140所、初中43所。
(2)城区:莱城城区现有小学23处(含4处九年一贯制);现有初中8处(含4处九年一贯制)。钢城城区内现有九年一贯制学校4处,小学1处。
(3)村镇:现状中小学共162所,其中小学133所、初中29所。
(二)规划情况:(1)全市:规划形成学校(含教学点)180所,其中教学点14所、小学124所、初中42所。
(2)城区:莱城城区规划形成小学27处(含4处九年一贯制),规划形成中学14处(含4处九年一贯制)。钢城城区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1处。
(3)镇村:规划形成中小学(含教学点)137所,其中小学(含教学点)111所,中学26所。
《莱芜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2015-2020年)》:
【原图因图片太大,无法上传。现将原图上传百度网盘,想获取查看的网友可点击链接,进行“普通下载”即可】
莱芜市域小学布局规划图(http://pan.baidu.com/s/1qYTeijq):
莱芜市域中学布局规划图(http://pan.baidu.com/s/1o7KK5qM):
莱城城区义务教育小学布局规划图(http://pan.baidu.com/s/1eSp2ZPw):
莱城城区义务教育中学布局规划图(http://pan.baidu.com/s/1boXsmHx):
钢城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图(http://pan.baidu.com/s/1c20wu8g):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