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 > 聚焦莱芜 > 正文

3年内 莱芜旅游将有大变化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7-26 10:22:56

 
   
\

卧云铺新建民宿。

\

大汶河航拍。

\

南山景区云台山
    7月24日,我市发布《莱芜市十大旅游景区提升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未来3年,我市将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鲁中旅游新高地”为目标,以品质升级、增量扩面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产品定位为导向,遵循“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人性化、智慧化、生态化”原则,着眼当前景区在建设发展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整治与提升并重、培育与创建并举,实施六个行动,全面推进我市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提质增量。
    根据《方案》,从2017年7月至2020月6月,我市用3年时间以首批十大景区为主,全面对A级旅游景区、待评A级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巩固景区创建成果,有效增加旅游景区形象品位,增强景区吸引力,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景区服务质量。重点推动房干生态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香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雪野湖景区、棋山景区、南部山区、五福茶旅园、盈和源、冠世桃花源、雪野乐嬉谷、卧云铺景区等景区创建国家高A级旅游景区。全市新增A级景区20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达到5家。
提升公共设施,让游客更加满意
    游客服务中心。重点解决游客中心位置不合理、规模偏小、功能不完善、关门谢客的问题。要求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在主入口附近,丰富完善内部电脑触摸屏、休息设施、咨询服务设施、导游讲解公示等功能,在建设规范化的同时,突出建筑造型景观化,服务人性化,细节化。2018年前每个区至少建成一处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所有A级景区都要有功能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点要有咨询中心,免费提供旅游地图、产品信息等资料。
    停车场。重点解决景区非生态停车场、临时停车场、停车场缺乏管理的问题。4A级景区停车场应建设为生态停车场,3A级及以下停车场应建设为硬化或黑化地面,鼓励建设生态停车场。停车场要有规范的停车场管理制度、标识标线和专人值守。实现所有A级景区和重点乡村旅游点均有停车场。
    交通标识。重点解决交通标识不规范、数量不足问题。继续加强与交通、公路、公安等部门协调,完善全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县乡道按上限数量设置景区的交通标识牌,形成完善的旅游交通指示系统。
    旅游厕所。重点解决游客中心、停车场、游客集散区域缺乏A级旅游厕所、厕所建而不管、卫生脏乱差甚至个别景区存在旱厕等问题。A级景区所有厕所达到A级旅游厕所标准,推进第三卫生间设置。
    推进景区智慧旅游。重点解决景区闭路监控设施不完善,无语音导游,无独立网站或网站内容不丰富,电子商务未开展等问题。景区要开通网上预定和网上支付服务,4A级及以上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集聚区要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等。景区基本建立信息化监测系统,重点监测景区内重要节点、游客集聚区域的游客流量,实时发布景区游客容量状况、交通状况和安全状况。
提升景区综合功能,使景区成为服务配套典范
    旅游住宿餐饮场所。支持旅游景区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小微“民(景)宿”设施,发展一批特色主题酒店;发展景区餐饮服务,利用当地农副土特产品,创新开发地方特色菜,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旅游购物场所。合理布局景区的旅游购物经营点,鼓励在出入口处建设有规模、上档次、具特色的旅游购物商业街,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经营、诚信服务,提高旅游购物在景区营业收入中的比重。推进景区依据莱芜产业特色、资源特色,重点开发“三辣一麻一白”养生系列、“三黑一花”精品系列、农副产品有机系列、文石奇石赏玩系列、舌尖名吃美食系列、传统手艺怀旧系列等6大系列旅游商品,开发极富自身主题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
    旅游演艺等参与体验性项目。支持景区策划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产品;不断创新推出参与性强、体验性好的景区游乐、研学等项目,提升景区吸引力。
培育新业态,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分类指导,创新旅游业态、优化产品体系,实现从独体发展型向综合拉动型转变,打造以景区为核心的一流旅游目的地,推动景区成为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培育壮大产业融合型景区。坚持“旅游+”、“+旅游”,推动旅游景区发展与农业、文化、体育、教育、中医药产业发展相结合,扩外延提内涵,发挥旅游景区的溢出效应。打造1-2家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2处地质科普类旅游园区、5-10个齐鲁美丽田园、5-1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国家级休闲渔业公园建设,打造1-2处创意农业、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等新业态园区。
    大力推进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建设。依托旅游度假区、休闲区、旅游小镇建设平台,按照“全域旅游”要求,丰富旅游休闲度假配套服务功能。创建1-2个体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打造1-2处乡村旅游度假区,推动省、市级特色小镇按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标准或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成旅游小镇。
实施景区体制机制改革行动
    因地制宜、“一景一策”,加快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推动景区成为体制科学、机制灵活的典范。
    深入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对景区精准分类,率先搞好顶层设计,实现改革创新工作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通过管理经营机构+多业经营模式、管理机构+公司经营模式、整体转让管理经营权模式、委托管理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混合所有制模式6条路径推进改革创新。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景区,采取多业经营、委托管理等方式,进行再改革、再创新;对管理体制僵化的景区,推进“三权分离”,盘活经营权,积极引进优质资本参与开发。
    深入推进景区经营机制创新。提高旅游景区专业化、公司化、市场化运营水平,建立完善现代企业治理架构和内控制度,深化景区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选贤任能”、“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以效益为导向、以岗定薪、同岗同酬、按业绩付酬”的薪酬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景区成为形象鲜明、品牌响亮的典范
    加强创意策划,品牌塑造,细分市场,立体营销,推动景区成为形象鲜明、品牌响亮的典范。
    推进景区市场营销。加强客源市场的调研,提高旅游景区产品开发的有效性、针对性。研究细分客源市场,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采取更加灵活的营销策略,探索委托营销和代理营销的新办法,加强区域旅游营销合作。
    创新旅游景区的主题形象,树立旅游景区品牌,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景区信息服务,建设完善的景区公共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景区导游导览及企业诚信信息服务。推进景区的电子商务,加强与在线旅游交易平台的合作,建立景区在线分销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线下支撑设施,大力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提升景区市场营销的信息化水平。
强化质量控制,优化整体环境
    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景区成为服务标准、满意度高的典范。提升旅游景区管理水平。重点解决景区制度不健全、档案不完整、执行不力和人员服装不统一、礼仪不规范甚至谩骂殴打游客的问题。景区要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记录,并按年度及时归档。加强旅游投诉管理、旅游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景区内部独立经营单位的管理。加强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控制,推行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做好提前预警、疏导分流。规范景区门票价格管理,落实对特殊人群的优惠。强化质量监管,落实“诚信菜单”制度。加强旅游统计,所有A级景区都要按国家旅游局要求,按季度填报接待情况;并根据省、市旅游部门要求填报黄金周、小长假等调查期接待情况。支持成立景区管理公司,推行景区专业化管理,鼓励优势景区开展景区管理输出。
    美化旅游景区整体环境。全面开展景区内外环境“洁化、绿化、美化”提升改造。规范景区建筑物外立面提升改造。整治景区内电线乱设、建筑垃圾乱堆、农家摊位乱摆、广告牌杂乱的问题。重点解决景区完善和规范景区交通标识、景区介绍、安全警示等标识标牌系统。开展景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景区污水治理,确保水质清澈洁净。
    优化旅游景区服务品质。以游客满意为第一,强化规范化、人性化、细节化服务。加强游客咨询、投诉处理,规范景区质监机构,加大旅游景区综合执法力度,坚决依法整治和查处骗客宰客、强买强卖等违规违章行为。倡导文明旅游,开展文明旅游(景区)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和优质服务景区评选等活动,促进服务水平提高。
    注重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培养培训。做好景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强化管理者和员工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注重人才引进、培养,规范人员培训、教育。着力引进、培养旅游规划、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智慧景区、市场营销、管理服务等专业人才。建设景区资源评价专家、景区评定检查员、景区职业经理人三支队伍。建立完善多层次的景区人力资源培训教育体系。强化景区管理服务、建设运营一线员工培训。

3年力争全市新增A级景区20家
    7月24日,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通过观摩项目、交流经验、学习讲座等,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全市旅游业转型发展,增强项目建设的主动性、紧迫性和责任感,开创全市旅游发展新局面。
    大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现场观摩,与会人员先后观摩了莱城南山景区、雪野乐嬉谷景区、茶业口镇卧云铺景区等重点项目,全面真实了解重点在建项目的创新发展情况。第二阶段召开总结会议。
    会议印发《莱芜市十大旅游景区提升发展行动方案》。从2017年7月至2020月6月,我市用3年时间以首批十大景区为主,全面对A级旅游景区、待评A级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巩固景区创建成果,有效增加旅游景区形象品位,增强景区吸引力,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景区服务质量。重点推动房干生态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香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雪野湖景区、棋山景区、南部山区、五福茶旅园、盈和源、冠世桃花源、雪野乐嬉谷、卧云铺景区等景区创建国家高A级旅游景区。全市新增A级景区20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达到5家。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本次会议精神确定的重要工作,突出项目和景区建设两个重点,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行动方案,推进工作开展,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雪野旅游区,钢城区旅游局,绿地项目,香山景区作了交流发言,对新评定国家A级景区进行了授牌。
 
链接:全市旅游产业
现场观摩项目建设情况
莱城南山景区
    莱城南山景区辖高庄、牛泉两个镇(街道),有159个村(居),总人口17.1万人,总面积308平方公里。下一步景区建设重点包含三大旅游板块。
    一是莲花圣境、养生天堂。充分发挥莲花山景区的核心吸引力,整合周边礼佛寺、圣水庵、朝阳洞、野店湖、五福茶园等资源,打造集禅主题乡村旅游、禅修度假、山水观光、旅游购物、文化节庆于一体的禅文化休闲度假区,满足当下人群的心理需求。二是齐鲁文化、和为天下。以“穿越千年 梦回齐鲁”为主题,以齐鲁军事+齐鲁名人+齐鲁商贸+齐鲁民俗+齐鲁农耕+齐鲁文学等齐鲁文化为主线,坚持资源整合、文化活化、产品创新、龙头带动,盘活区域内鲁长城文化遗址、隋唐冶铁遗址、古村、产业园、自然山体、农田等旅游资源,构建以齐鲁“和”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产品体系,打造齐鲁文化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三是红色记忆、不忘初心。整合莱芜县委旧址——— 和尚洞、爱国教育基地——— 山东省临时工委旧址刘仲莹故居、备战备荒三线旧址等红色旅游景观,联动云台山与鹁鸽楼水库的山水空间格局,植入山地休闲与低空旅游户外运动项目,形成“红色古村度假+山水户外体验”的旅游空间格局,打造集山地休闲、低空旅游、红色旅游、古村度假于一体的齐鲁山水户外体验旅游区。
乐嬉谷旅游度假区
    项目位于莱芜市雪野旅游区官正村,由山东好客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期为2016年—2018年。
    项目占地约10平方公里,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集自然山水、民俗文化、休闲古镇、游戏娱乐、餐饮购物、文化演艺、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多业态5A级文化旅游综合体。主要建设4个主题乐园(乐嬉谷野生动物欢乐世界、乐嬉谷雨林瀑布群、乐嬉谷侏罗纪野人部落、乐嬉谷齐长城生态文化园),1个古镇(乐嬉谷长勺古镇)、1个休闲养生度假区(乐嬉谷桃源村)及旅游区基础配套设施。
    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绿化荒山600亩,建设塘坝6座,修建景区道路2千米,道路两侧绿化2.5千米;栽植绿化苗木10万株;建设旅游厕所9处;治理河道2000米,修建拦河小坝35个;新建水帘洞1个,石拱桥1座,加固桥梁2座;修建上山道路路基及景区步行道3公里;完成富家庄至官正村征地拆迁和部分路基建设;峡谷拦河、小瀑布建设、景点打造等正在快速推进。
卧云铺景区
    卧云铺景区,又称“一线五村”,包括齐长城莱芜段黄石关-风门道关沿线的五个村(下法山、中法山、上法山、卧云铺和逯家岭),总规划面积33.8平方公里,共有农户815户,2800口人,耕地面积3469亩,山场面积5821亩。
    项目区内石屋特色鲜明,韵味十足,既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又形成了独特的石屋文化;既有资源的稀缺性,更有良好的市场依托,开发潜力巨大。项目计划总投资为6.5亿元,分为近、中、远三期,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倾力打造以长城为主题的旅游穿越区;以梯田为主题的大地景观区;以影视基地和汽车营地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以古树、石屋人家为主题的乡村风貌观光区;以推碾、推磨、摊煎饼、纺线、织布、出豆腐等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旅游区;以荡舟、垂钓为主题的水景观光休闲区。项目将紧紧围绕独特的古村石屋、万亩梯田、齐长城和山水风光,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观光、体验、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今年以来,聘请石头部落专家规划设计,按照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恢复原貌的原则进行整体开发,上半年完成投资17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5600万元,积极回收古房资源,与83户签订房屋回收协议。加快民宿建设进度,已完成7家精品民宿修复性建设,其中5家民宿已试营业;方塘茶舍已对外开放;古戏台和茶盐古道正在修复;培育发展“农家乐”10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9.5公里旅游道路、4个生态停车场、4个厕所及部分配套设施建设。
重点项目经验交流
绿地集团
    绿地雪野湖旅游健康小镇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绿地控股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总占地约4万亩,其中建设用地约2万亩,建设期10年,计划总投资1200亿元。
    绿地雪野湖健康旅游小镇项目启动区域,位于莱明路以西、农博园以东,总占地220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启动区以“形象展示+商业配套”为核心,着力完善雪野旅游区急需的商业配套功能,增加旅游服务功能,并对旅游健康小镇进行形象展示。启动区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主要建设标志性建筑、规划展示中心、仿旧商业步行街、特色民俗酒店等,并导入酒吧、音乐吧、休闲屋、亲子园等服务,打造24小时活力街区。香山景区
    2017年上半年在多地高速路投放高炮广告30余处,济南公交车体广告投放12辆,并与济南、淄博、滨州等周边17个城市的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截至6月底累计接待游客16.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900万元,预计全年游客人数突破30万人次,营业收入3300万元,纳税300余万元。今年景区继续以市场开发为主导,加大力度对景区进行推介,同时继续投资进行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新评定A级景区
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3A
    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馆内功能区分三个部分,一是红木文化学院,重点展示古典家具、红木家具的起源、发展历程、流派和鉴赏。二是红木精品馆,重点陈列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品家具。三是红木产品馆,主要陈列巧夺天工生产的不同材质、不同款型的家具。
蓝湾欢乐岛:3A
    占地19万平方米,沿水岸线2.6公里,由蓝湾欢乐广场、蓝湾水世界、蓝湾金沙滩、蓝湾游乐园四大板块构成,是一个集自然山水风光、浪漫温情沙滩、休闲惊险运动和水、陆、空全方位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滨水乐园。
棋山景区:3A
    以莱芜古八景之一的“棋山柯烂”传说闻名。最高峰海拔596米,在山顶部有巨型棋子石、棋盘石和辉绿岩侵入构成的“柯烂”胜景。历史上人们修筑了后宫、棋山观、佛洞子等寺观,留下了雪蓑子的“玄之又玄”碑刻。近年新建棋山温泉小镇、棋山道观等景点。
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3A
    发源于钢城境内旋崮山北麓,全长30公里,湿地公园风景秀丽,植被茂密,洲滩较多,是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候鸟迁徙停歇站,生物多样性丰富。目前已建成12座桥梁、6大爱心主题公园、大汶河路亚垂钓基地。五福茶旅园:2A“齐鲁干烘莲花山万亩生态茶园”依托莲花山秀美风光,加之南茶北引的差异化茶叶种植方式,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叶。2017年“莲花山茶旅小镇”被列为特色小镇示范镇之一。
富甲庄园:2A
    占地面积56.41公顷。项目计划总投资1.26亿元。精心打造绿色高端农业综合体,是集绿色生产、休闲观光、农作体验、度假养生、运动健康、科普教育、科技示范与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汶源冠世桃花源景区:2A
    每年四月份举办桃花节。近年来,整合辖区内特色花果资源,规划了“赏春花、夏摘桃、秋收藕、冬大棚”休闲观光项目,现已建成桃花湖、桃花岛、源中园等景点。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