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厂区,模块化的建筑颇有科幻色彩。
市环保局副局长谭金海向记者介绍光大环保能源项目的排放指标。企业这些排放数据被实时上传到环保局网站,接受政府监督。
从吊机控制室可以俯瞰整个垃圾仓。
在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上,企业各种排放数据和监控画面一目了然。
核心阅读 7月26日,记者从市环保能源发电项目达标排放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从6月16日起,我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运往位于牛泉镇的光大环保能源(莱芜)有限公司所属莱芜市环保能源发电项目,截至7月9日该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量超过600吨,能够将全市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处理后实现焚烧发电。
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全部符合欧盟标准,并实现了循环利用,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改善我市垃圾处理现状,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治理的目标,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随光大环保能源(莱芜)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来到位于牛泉的发电厂,远远望去,模块化的灰色建筑伫立在绿色的原野上,颇具科幻感和现代感觉。一进入厂区大门,道路宽敞整洁,两侧绿草茵茵,鲜花盛开,门口左侧是一块精致的公园绿地,里面有水池和葡萄架,池内的喷泉随音乐波荡起伏,舒适惬意感迎面而来,让人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垃圾发电站。“我们这个项目总投资4.35亿元,特许经营权30年,分为环保能源发电和餐厨垃圾处理两项目,目前两个项目均已正式运行,每天能处理600多吨生活垃圾和100吨餐厨垃圾。”负责人说。
在企业二楼的宣传大厅,墙壁上布置了生产工艺、企业文化、环保知识宣传等各类展板,企业宣传片、环保科教片通过超大LED显示屏清晰展现出来,互动式的生态、动态投影地幕与到访者亲切互动,让记者这样的外行人也一目了然。据了解,环保能源发电项目于2017年6月30日正式运行。
宽敞明亮的卸料平台,静候着垃圾车将垃圾倒入巨型垃圾仓,这个巨型垃圾仓近三十米深,面积两个篮球场般大小。在吊机控制室,工人正在控制巨型抓斗将垃圾送入给料口,透过控制台前的落地窗,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在卸料平台上工作的车辆和工人。“给料口与给料炉排相连,通过给料炉排的往复运动送入焚烧炉内,垃圾在炉内干燥、着火、燃烧,随后产生的炉渣排入捞渣机,送入炉渣系统。”负责人说。
“垃圾焚烧发电其实盈利空间很小,企业主要是为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项目每处理一吨生活垃圾,上网电量约为250-350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1-114千克,减排202-283千克二氧化碳,全年相当于节省标准煤2.4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2万多吨。”负责人说。
据了解,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处理垃圾21.9万吨,年发电量8000万度,预计入网电量6700万度,能够满足约1.7万户居民全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已于2016年7月30日投入运行,截至目前日处理餐厨垃圾74吨,该项目采用“初步分选+机械压榨固液分离+残渣入焚烧厂焚烧处理”的工艺流程,垃圾经第一步预处理后,残渣经过压榨后入焚烧炉,污水经过固液分离后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热源供应,做到了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圾的同时,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百姓有疑问,企业来解答 “三废”排放国际领先
8月5日,记者来到牛泉镇毕毛埠村,目前企业正处于停产状态。记者采访了几位村民,他们一见到我们,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们乡下空气好,你看看这垃圾发电厂的大烟筒,排出来的废气肯定有毒……”50多岁的石门村村民李女士指着厂区的烟筒说。不仅如此,村民们还对自己的饮水问题感到担忧,“我们现在的饮用水到底安不安全,井水还能不能用来浇庄稼?”
归纳一下,周围百姓的疑问主要有:臭味怎么除?烟气有无毒?废水怎么排?
对此,企业一一作了解答。对于生活垃圾在堆放过程中会发酵散发出异味,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企业有它的锦囊妙计。“为了防止异味扩散,我们将垃圾仓一直处于负压状态,垃圾产生的臭气通过收集管道经引风机送入炉膛,为垃圾焚烧送风供氧,实现对臭气有效的处理。”负责人介绍说。
垃圾焚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如粉尘、氮氧化物、酸性气体,特别是会产生二噁英等强烈致癌物质。对此,项目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烟气净化处理工艺,通过炉内脱氮,半干法脱硫和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等过程进行处理,切实做到达标排放。“二噁英在850℃的高温下停留两秒时,即可分解99.99%以上,所以我们的控制炉温不会低于这个温度。”负责人说。
记者在公司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上看到两台炉的环保参数,并在同一界面的右侧标注着国家标准及两台炉的实时烟气参数。“目前,企业的烟气排放标准完全优于欧盟2000执行标准。”负责人介绍说。
对于生活垃圾在发酵堆放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企业自主研发的污水处理站可以将渗滤液处理后实现全回用、零排放。“现在处理后70%的废水将回用于设备循环水系统的补给水,另外30%的废水则用于石灰浆液的制备水,用于烟气净化过程。”
政府压实“责任账”:排放数据全天实时上传监测
8月8日,在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记者看到,偌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莱芜20多家企业的实时上传的监控画面,工作人员点开“光大能源环保项目”这一栏,只见企业的各项排放数据和监控画面清晰地展示在众人面前。“运行之初,我们环保部门就与企业实现了在线联网和实时传输监控,并设立了电子公示牌,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各项环评指标及按小时均值烟气在线监控数据,接受政府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市环保局副局长谭金海说。谭金海介绍,他们在招标之初就本着实实在在为保护环境和为百姓谋福祉的原则,光大国际有限公司是全国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全国有72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仅在山东就有17个发电项目,选择这样的企业可靠信得过。
进入7月中旬以来,全市进入主汛期,降雨量猛增,在垃圾运输过程中确实出现污水洒漏、臭味扩散现象。对此,市城管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责令各区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严格落实车辆配置标准,以防止垃圾污水洒漏,并设立专门垃圾运输车检查站,对污水洒漏等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同时,协调市相关部门启动垃圾运输专线建设。
关于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渣是否达标及周边群众生活用水安全问题。对于废水及周边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在群众代表、项目方代表、市城管局和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多方见证下,于7月13日上午将生产废水及生活用水进行取样并送至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化验分析。根据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出具水质检测报告显示:生产废水检测数据符合国家标准;毕毛埠村自来水井水质监测除大肠群杆菌超标外,其余均符合饮用水标准;对于废渣问题,项目方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监测机构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垃圾焚烧后的废渣进行检测,根据监测机构出具的废渣监测报告显示:废渣所含成分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关于烟气排放问题,环保能源发电项目工艺控制过程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投运之初烟气数据就已实时上传环保局的监控平台,烟气达标排放。“按照国家规定,发电站的防护距离不得小于500米,该项目距离最近的村是580米,而且项目周围地形开阔,烟气排出之后就会迅速扩散,不会聚集和沉积。”谭金海说。
“环保能源发电项目作为全市重点民生项目,今后我们莱城区会同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群众的合理诉求,加强引导,消除群众顾虑,取得群众对项目的支持;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对企业监管,严格控制工艺标准,做到达标排放,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健康安全,对企业后续进展情况及企业生产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莱城区副区长高学长说。
记者点评
让政府叫好,企业叫好,百姓叫好
光大环保能源项目是我市今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中的重点民生项目,事关城乡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该项目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优于欧盟2000标准;废水符合国家一级A标准,并实现厂内全回用;废渣符合国标,进行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最终实现循环利用,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项目的建成投产有效地改善我市垃圾处理现状,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治理的目标,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政府和企业都叫好的项目,附近居民对此争议却颇多。有学者将这概括为“邻避效应”。一边是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的严峻现实,一边是居民对这种垃圾焚烧方式的疑问。政策与民意、标准与实践的冲突与碰撞,凸显出垃圾焚烧的沟通与经营之困。
要想让政府、群众、企业三者都叫好,垃圾焚烧应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可容纳、公众可接受”的原则;进入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应该经过前端的分类和减量化处理;垃圾焚烧行业应该建立严格的焚烧标准,把垃圾烧到极致。
与此同时,政府、专业人员和公众对这些措施是否得到严格执行要进行多重监管。发电厂要把运行状态的各个指标及时公开,同时,设立环保开放日,让民众前来参观,这样一来,处理流程各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保证公众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这样公众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