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钢城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来抓,探索推行了扶贫车间、庭院经济、托管收益、精准扶贫大篷车、健康扶贫等行之有效的路子,并招标确定第三方机构,对2016年脱贫成效及2017年预脱贫人员进行了专业评估,确保年内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9月5日,钢城区扶贫办主任魏述迁说。
立足当前,突出精准施策。底数再精准,严格对照认定要求和标准,一户一户“拿尺子量”,一人一人“用条件卡”,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及早清退,对符合条件尚未纳入的及时纳入。在每个村都成立3-5人的扶贫理事会,参与扶贫工作的识别、监督、管理及服务工作,相关资料全部上墙、公开公示。排查再精准,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组织第一书记、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等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措施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对已脱贫人员,主要查是否享受了扶贫政策、是否达到了稳定增收、是否实现了“一线两不愁三保障”。对未脱贫人员,主要查家庭情况是否核实准、致贫原因是否分析准、帮扶措施是否制定准、脱贫责任是否落实准。措施再精准,党建扶贫方面,加强班子建设,解决有人带领百姓脱贫问题。产业扶贫方面,算好市场账、成本账、效益账“三笔账”,找准切合实际的有效路径。企业扶贫方面,开展企村结对精准扶贫行动,建立规模企业、“汶源英才”结对扶贫制度。退出再精准,对贫困户,严格按省定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抓好脱贫退出。对贫困村,成立工作组进行“集体会诊”,对照贫困发生率、“五通十有”、集体经济收入等标准,把政策、资金、项目等各类资源向这些贫困村倾斜,确保实现“摘帽”脱贫。监管再精准。坚持把严的标准和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从严抓资金管理,从严抓监督惩治,从严抓考核问责,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着眼长远,提升脱贫实效。把稳定脱贫作为基本标准,强化动态管理机制。在脱贫攻坚期内,做到标准不降、政策不变、措施不减、联系不断,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贫困人口生活持续改善。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强化内生动力机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有针对性地制订帮扶方案,通过“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扶贫模式,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鼓励企业、镇、村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扩大“庭院经济”覆盖面,带动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脱贫。把资产收益扶贫作为稳定路径,强化保值增值机制。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将扶贫资金或土地、闲置房产等资源资产通过入股托管等方式,参与市场主体产业发展,让村集体和贫困户拥有持续稳定收益。把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强化社会保障机制。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相衔接,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统筹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根据省统一安排,为贫困人口购买以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为主的扶贫特惠保险。
“钢城区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按照‘一村不少、一户不漏’要求,围绕完成剩余1549名贫困人口和6个省重点贫困村、6个市重点贫困村脱贫任务,继续坚持区镇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下足‘绣花’功夫抓好扶贫。”钢城区区委书记张钊说道。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