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记者从莱芜检验检疫局获悉,截至9月底,我市腌渍姜片出口约占全国出口量的40%,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三年未出现国外通报,实现了量和质的大幅提升。
腌渍姜片缘何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靠的是稳定的产品质量!”莱芜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科科长董波坚定地说。莱芜检验检疫局按照国家质量总局“十二字”方针要求,把抓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多年开展产品质量提升活动。针对我市腌渍姜片这一特色产品发展需求,连续三年开展“出口腌渍姜片质量安全管理提升”活动和“输美低酸罐头及酸化食品提质增效升级活动”。先后组织研讨会8次,组织业务培训7次,编发《食检快讯》32期,出台了《出口腌渍姜片添加剂使用指南》、《出口腌渍姜片生产企业基本要求》等两项指导规范,有力提升了产品质量,促进了莱芜腌渍姜片的出口发展。
近年来,该局着眼我市建设“生态莱芜”的战略目标,积极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主动与地方相关部门联系,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机构;对辖区内生态型产品开展调研,确定开展生态原产地保护的重点行业和优势产品;邀请专家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企业对生态原产地产品的认知,引导企业主动开展产品申报工作。
莱芜检验检疫局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8月11日作出重要批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意义重大。同意所提建议,望抓紧推进。”
此外,该局立足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需要,对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近年来,在莱芜检验检疫局引导支持下,莱芜大蒜出口已由单一的保鲜蒜发展到脱水、罐头、调味品、保健品等十几个系列100多种产品,生姜出口也已形成了保鲜、腌渍、脱水和速冻四大系列100多个产品。同时,为帮助企业开拓广阔的国内市场,莱芜检验检疫局大力推动“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今年莱芜辖区“三同”企业上线数比去年增加50%,“三同”工程建设不但数量突破,质量上也有了明显提升。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