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以推进“食安山东”建设、创建食品安全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着力构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格局,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问题。2016年,在省对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得分30.21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2分,列全省第6位,连续3年稳步上升。2017年,全市食品抽检总批数超过9400批次,千人样本量达到6.9批次,比去年提高2.2个批次;食品药品抽检经费达586万元,同比增长39.7%。省食安办发布结果显示,我市食品(含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3年稳定在95%左右。
落实党政同责明确领导责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食品安全3次作出批示,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3次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写入《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了《莱芜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等10个政府类文件。将“食安山东”建设和食品抽检合格率纳入对各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权重占到3.5%。市政府印发《莱芜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和《莱芜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约谈办法》,将食品安全作为全市八个“一票否决”事项之一。市食安办代拟的关于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文件已经完成部门会签。
市食安委、食安办积极履职,主动开展工作,今年召开1次食安委全体会议、4次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对莱城区进行了6次督导、对钢城区开展了4次督导。针对监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市食安委加强组织协调,例如,对进入市场的畜禽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协调市编办发文进一步明确了畜牧兽医、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等的动物防疫和畜禽屠宰监管职责,堵塞了监管漏洞。市食安办牵头开展多次“守护舌尖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多部门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韭菜“双证制”、校园食品安全等执法检查活动。加强对各区政府的食品安全责任考核以及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今年市食安委首次表彰3个食品安全先进区、33个先进集体、63名先进个人。
加强监管工作提高监管实效
日常监督检查重在到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双随机”和“四不两直接”检查方式,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300余家。为了将监管落实落细,开展“星期三查餐饮”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与,每期均在报纸、电视、网站上公开报道,已组织9期,检查单位18家,社会反响较好。
针对突出问题强化专项整治。结合“三小”条例实施和农村地区实际,开展为期三年的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小食品店、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点,共检查348个村1022家单位,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06份,立案调查53件。深化畜禽水产品专项整治,对全市10家食用农产品交易市场负责人组织了集体约谈。各级农业部门开展农药质量专项整治,告知公示农药产品1567个,在全市范围内对54种高毒农药禁售禁用。
抓好监督抽检工作。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增强抽检的针对性和靶向性,提高问题发现率和处置率。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共抽检食品5097批,检验确认完成4848批次,其中不合格243批次,问题发现率为5%。各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完成抽检3980批次。市农业、畜牧、林业、渔业部门加强在种植养殖环节的抽检,共抽检400批次。全市抽检总批数超过9400批次,千人样本量达到6.9批次,比去年提高2.2个批次。
强化执法办案保持高压态势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屡打不绝、屡禁不止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开展“稽查百日攻坚行动”,突出查办大案要案。截至11月底,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结案370起,罚没款307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0%、44%,均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食品刑事案件23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0人,逮捕3人,移诉6人;查办食品行政案件2起,行政拘留违法嫌疑人2人。
推进示范创建强化典型引领
扎实推进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先进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莱城区创建先进区工作即将验收,钢城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市级层面创建工作逐步展开,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肉菜追溯体系建设、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等工作运转顺利。深化“食安山东”建设,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食安山东”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年新认定“食安山东”食品生产经营示范单位17个,总数达到156个,新认证“三品一标”127个,我市整建制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最近,市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已经研究通过全市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的意见,将餐饮质量提升工程列为2018年为民办的实事。
强化宣传引导深化社会共治
做好新闻宣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莱芜日报》设立食品安全宣传专栏,每周一期,已经发布40期。各级各部门积极开通政务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科普知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首届莱芜食品品牌展,举办《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举行面向广大基层群众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中小学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均超过4学时。
强化信息公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监管信息、食品抽检信息、处罚信息75期,发布消费提示、红黑榜22次,协调食安办各部门公开监管信息。
强化人员培训。市食品药品监管、农业、林业部门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授课等形式,组织对基层执法监管人员和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开展大规模培训,培训人员超过2000人。
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重点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投资近500万元建设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市商务局争取2000万元用于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加大检验检测投入,投资2317万元的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已经通过省质检部门验收认证,投资1000万元的市级农产品综合质检中心建设完成。加大食品药品监管投入,投资150万元配备了10台食品快检车,投资60万元委托第三方开展农贸市场快检,投资235万元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改善装备条件。2017年食品药品抽检经费达到586万元,同比增长39.7%。莱城区、钢城区推进省级食品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区财政对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的监管经费保障力度明显加大。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