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 > 聚焦莱芜 > 正文

我市企业畅行“一带一路”开启国际贸易市场的“金钥匙”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05 10:37:55

 1月30日,记者从莱芜检验检疫局了解到,2017年,我市共签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原产地证书10264份、签证金额3.57亿美元,分别占签证总量的72.32%和69.85%,其中签发各类区域优惠原产地证书3424份、金额1.47亿美元。按6%的平均关税优惠计算,可享受914.1万美元的进口国关税优惠。

 

据了解,原产地证作为出口产品在贸易协定国享受关税优惠的必要书面凭证,已成为我市企业开启国际贸易市场的“金钥匙”。

 

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签署了6个自贸协定,涉及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包括中国-韩国自贸区、亚太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和中国-新加坡自贸区。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通过各类区域优惠原产地证所享受的关税减让,有利于我市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抢占先机,促进产品出口畅销。

 

据莱芜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员介绍,我市努力推进原产地签证管理改革,提高辖区企业签证便利性。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系统,将报检、报关、产地证申报等集中到一个窗口进行申报,实现原产地证书免费申报全覆盖。实施“负面清单”原产地签证制度,对90%以上的商品不再开展原产地核查,凭企业申报直接签发原产地证书,基本实现“立等可取”。新增外贸企业免于原产地备案,可凭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到检验检疫机构申办原产地证书,不再需要办理原产地证企业备案登记手续,为我市出口企业节省时间、人力、交通等成本20多万元。

 

去年,我市共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1357份,金额850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19%、32.15%。

 

从原产地证书签发情况来看,我市出口东盟产品以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玻璃制品、钢铁产品、纺织产品等为主,中国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文莱和缅甸的原产地证书签证情况总体良好,但到柬埔寨、老挝的签证较少。总体而言,企业在自贸协定利用上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莱芜检验检疫局签证人员介绍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市场潜力巨大,在自贸区框架内,中国出口到东盟成员国的90%以上产品都能够享受零关税待遇,2018至2020年更将有新一轮的降税安排。企业应充分利用优惠条件,主动申请各类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确保享受自贸协定带来的优惠待遇。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