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 > 聚焦莱芜 > 正文

扭住动能转换这个高质量发展“牛鼻子”

文章来源:人民政府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12 09:25:03

党的十九大科学标定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那么怎么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日前召开的全市2017年度工作总结暨2018年度动员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王良强调:“省里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指导遵循。希望大家不等不靠……明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定位、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确保新旧动能转换有抓手、有载体、有成效。”由此可见,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根本就在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这是实现经济科学发展的前提保障,也是一个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工程。

 

扭住“牛鼻子”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在产业。产业是支撑一切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然而,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演变中,已有产业的滞后和不足会日益凸显,盘活、改造和升级已有产业不仅迫切而且实用。在这方面,我市不等不靠,于2015年即提出“推动十大产业振兴提升”工作思路,对钢铁生产及深加工、新材料等十大产业进行重点打造和扶持。到目前,十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这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动力,也使传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充分体现出了决策者非凡的超前力和洞察力。

 

扭住“牛鼻子”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项目。项目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基础,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新征程历史起点上,优质高效的项目建设就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达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新春上班的第二天,我市集中开工10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既有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也有医药、新材料产业园等新兴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而紧锣密鼓振兴提升的十大产业,更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头戏,必将成为实现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旗舰引领”和“强劲脊梁”,这是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底气,也是实现莱芜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力量!

 

扭住“牛鼻子”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保障在创新。创新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出路和保障。我市正在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提升”工程,总体是“振兴”,关键在“提升”,而要做好提升文章,就得“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目前看,我市“钢铁生产及深加工”产业,泰钢在个性化钢种开发、加工上延伸领域,高端不锈钢已是生产“主角”,不仅是瑞典宜家家居等高端西餐刀的选材,也是美国哈雷摩托车刹车片最好的原料。而“生物与医药”产业,经过5年发展,已经有11个项目聚拢医药产业园,连国内最大医疗企业民间组织独墅联盟也将山东分盟落到了这里,“鲁中新药谷”已成为一张新名片。由此可以管窥,在莱芜,新旧动能转换正干在当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日可待!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