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 > 聚焦莱芜 > 正文

市总工会“六个强化”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政府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15 09:35:13

2018年,市总工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省总工会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落实“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建市、创新兴市、质量强市战略,强化政治引领,强化大局意识,强化主责主业,强化服务效能,强化基层基础,强化底线思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工会十七大、省第十五次工代会胜利召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强化政治引领,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市工会系统落地生根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不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为此,市总工会将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职工演讲比赛,深入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坚定职工信心、凝聚职工共识、汇聚职工力量;建设启用新的市工人文化宫,发挥好学校和乐园的作用,开展好书法绘画、摄影、球类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做大做强“职工书屋”品牌,建设市级职工书屋20家,指导有条件的单位建立电子职工书屋;做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选树推荐工作,促进职工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强化大局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做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状)、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推选和首批“莱芜工匠”评选表彰工作。做好重大典型的宣传推广工作,宣传报道一批劳动模范、莱芜工匠、最美职工等。推动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劳动模范待遇的通知》,开展全国、省和市三级劳模疗休养活动。制定出台市劳模管理办法,开展劳模生活状况调查工作,建立劳模动态管理机制。

 

深入推进职工创新工程。围绕全市十大产业项目、十大技术工程重大项目,组织开展“树标杆、提质量、做工匠——— 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着重围绕济莱高铁、城区大外环、大汶河公园建设等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联合有关部门企业,共同开展专项职工劳动竞赛。举办全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暨第四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深入推进“工人先锋号”创建和“企业牵手·班组共建”等工作,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探索新路径。

 

建设“十百千万”新型劳动大军。推动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和实施。围绕我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等重点产业和领域,推动改革拓展深化,发挥产业工会作用。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培育10个工匠团队、100个工匠班组、1000名市区工匠和10000名能工巧匠。

 

持续深化“查保促”活动。落实“市推动、区组织、企业实施”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分门别类建立并推广企业安全隐患点和风险点对照排查清单制度。将化工行业“查保促”活动覆盖到所有车间、班组、岗位和全体职工。推动企业深化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和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参与群众性职业病防治工作。

 

强化主责主业,提升维权效能,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发挥工会培训机构和各级“工友创业园”“工友创业实训基地”作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加快推进“1553”计划,实现每人学成1项技能,组织500人技能培训,促成500人就业,实现300户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维权工作,强化下岗分流和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实现相关职工群体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完善企业民主管理体制机制。抓好职代会和厂务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依法履行职代会、厂务公开法定职权,规范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分类指导国有、民营、小微企业及事业单位依法规范、完善、提升和建制,保持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建制率100%,确保规模以上企业建制率达到95%以上,中小企业达80%以上。组织举办全市职代会资料展评。推动落实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深化“推行协商民主、强化社会责任”工作品牌创建,推进企业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提质增效。

 

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深化发展。认真实施《山东省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5-2018年)》,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继续开展“集中要约行动”,加强专职指导员队伍管理,规范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行业和区域),按照《莱芜市工资集体协商实效评价标准(试行)》进行量化赋值,对不达标企业进行整改和完善,总结推广一批开展实效评价的先进典型。推进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女职工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政策,实现职工工资稳定增长。

 

努力提高工会依法维权工作水平。发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动解决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年内,市、区两级工会至少与同级政府召开1次联席会议。建立各区职工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推动落实市法律援助中心定期指派律师到市区职工服务中心值班制度。广泛开展“七五”普法,强化依法维权的意识和效能。发挥职工维权律师团作用,通过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指导企业依法用工、依法治企,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挥好职工信访、12351热线和劳动争议调解预警等渠道作用,努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强化服务效能,建立长效机制,更好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健全市、区、镇(街道)和企业(社区)四级工会服务网络,命名10个市级职工服务示范点,切实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做好职工普惠性服务,完善“嬴惠卡”服务功能。建设网上职工服务中心,升级市总工会网站,建好微信公众号,为职工群众提供全天候、多元化、一站式服务。做实一线职工疗休养工作,稳步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

 

实现“四季服务”活动常态长效。继续开展“工会就业援助月”集中活动,深入推进“1553”行动。“夏送清凉”要强化示范引导,督促企业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共同关爱高温下的劳动者。“金秋助学”要从一次性资助向跟踪扶助转变,从工会“单打独斗”向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在对困难职工进行入户调研的基础上,确保每一名困难职工都能得到工会组织的帮扶救助,实现解困脱困的比例达到建档困难职工的20%以上。

 

建立完善新的职工服务平台。积极推进职工“爱心驿站”建设,在首批5个户外职工“爱心驿站”的基础上,力争年内达到20个。新建20个“妈妈小屋”,倡导建立女职工“心语小屋”、“心灵驿站”,为更多女职工提供人性化服务。组织举办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公益讲座。

 

强化基层基础,深化工会改革,把基层工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推进工会改革各项任务落地生效。着力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推动工会改革向基层延伸。健全完善“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认真对标对表,确保到今年底,市、区两级工会改革任务全部完成。

 

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组织开展“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提升行动”,强力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深化“党建带工建”活动,力争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体系,推进两新组织建会。加强两新组织更好组建工作,确保全市各类法人单位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95%以上,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的符合单独建会条件的社会组织工会组建率达到50%以上。

 

加强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开展基层基础信息调查摸底,完善全市工会组织建设数据库。强化会员会籍管理,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始,进行会员实名登记颁发会员证。进一步理顺各级工会隶属关系,从经费、人员等方面加强系统工会工作委员会建设。落实工会工作督查细则和评价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组织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全面提升工会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底线思维,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加强工会系统党的政治建设。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自觉尊崇党章、执行党章。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工会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查找“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坚决加以整改。支持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和纪检监察室工作,改进服务保障。加强思想教育,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切实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堤坝。

 

抓好工会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能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发挥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突出政治标准,不断提升选人用人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干部协管工作,严格各级工会换届人选的考察。督促落实工会干部“专挂兼”配备工作。开展“提增创”活动,努力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