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 > 时政新闻 > 正文

时政热点:救人者与自杀女皆亡,“值不值”是伪命题

文章来源:时事政治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21 17:45:02
背景:7月17日,敦煌市发生一起溺水事件:一女子酒后欲自杀被同伴救起,孰料该女子第二次跳入水中,被同伴及好心人施救,不幸的是包括自杀女在内共有6人溺亡。

新京报发表刘远举的观点:很多人认为,这5人就不应该救企图自杀的人,想死的人让她死好了,不要拖累别人。不过,这种简单粗暴的说法,看似理性,未必理性。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如果是强迫性劝酒后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至医院或家中,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虽然现在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一同出来喝酒,在某些情况下,相互之间就负有责任。特别是同伴自杀,其余5人也该有责任劝阻。实际上,在紧急情况下施以援手,未必有那么多理性考量,很多时候是一种本能的驱使,来自自然之力;所以,事后所谓的“理性的斤斤计较”,就没有多大意义。遵循道德有时候并不符合理性,但价值观、道德是一种人类文明中演化出来的,有利于人类社会长期利益的制度设计,短期的理性并不能推翻它。起码,在道德烙印的影响下,现实生活中发生着无数不假思索,在事后看来充满危险的救援行为,这些行为解救了很多人,也感动了很多人,而他们所做的短期的、看似不值得的牺牲,却激励着人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个价值是无法用数量去衡量的。

小蒋随想:一个人自杀,而且是在被救一次后二度自杀,导致五名救人者以及自杀者共六人溺亡,确实让旁观者深感痛心。如果有人觉得这“没什么”,反倒很不正常。首先要明确,五个因救人而牺牲的人都应在道义上受到褒扬,他们的行为是见义勇为无疑,此事不能陷入“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救自杀者“无意义”来抹杀人性的光辉。厘清这一点,是避免救人遇难者与其家属再遭不必要的口水伤害。当然,面对几条鲜活的生命故去,人们还是难掩惋惜。但是,此事恐怕永远得不出“既道德又值得”的答案。另一个视角更有助于我们理解,道义与价值根本不是“嘴上说”就能“无懈可击”的——假使有人在醉酒、意识混乱的状态下丧命,同伴袖手旁观并未搭救,舆论会不会抨击后者不作为?死者家属会不会控告同行者没有尽到守望相助的义务?事实上,这样的案例以前也出现过。不要再争论值与不值,唯一肯定的是,一些人的道德精神永存。如果非要反思,不妨思考“见义智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