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报道,说是一位从韩国归来的学生,在市场上投送了100多份简历找工作,竟然只收到了4个回复,而且都是普通公司,他感到特别纳闷:海归身份咋就不值钱了?没办法他选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到一家普通公司上班了,而此后他又生气不已,工资竟然和一位中专生一样多。
在这位海归看来,他有着海归的身份,他有着留学的经历,就一定是被用工单位热烈欢迎的,一定会是人中龙凤,一定会是薪酬丰厚。可是,现实改变了他的看法。像这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20年前的中国,那必然会是天大的新闻,海归岂能如此平庸?其实,这恰恰是用人观念的理智回归。
大家都知道,眼下的就业渠道,多数人要在私营公司就业。私营公司是私人投资的,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那就是不看学历看水平。这是社会的进步。只要你有能力,哪怕你来自农村,哪怕你只是高中学历,也能给你一次撬动地球的机会。
什么是人才?固然,高学历代表着“可能是高水平”。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高学历的人都拥有高水平,也可能是平庸的水平。对于私营公司而言,他们考虑的是吸纳人员的能力水平,而不是来自何方,而不是学历多高。我们需要这样的用人观念变革。
目前,在寻找工作的时候,一些人依然习惯于展示自己的学历,依然习惯于抱着毕业证兴高采烈,依然有了学历陶醉感,这说明还是没有看清眼下的用人形势。当海归还是 “背着学历的壳”找工作的时候,其实已经落伍了。
有人说,海归找工作都不受欢迎了,说明就业的形势紧张了,说明岗位少了,需要引起国家的重视。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因素,但是却不是主要的因素。只要有能力,只要能够给企业创造效益,哪家企业会不欢迎?再说了,海归也需要有长远的心态,虽然起初的岗位不好,虽然起初的工资不多,但是只要自己是真的金子,在私营企业就能有发光的时候。延伸了来说,不仅是海归,所有的大学毕业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不应该把学历当成自己的优越感,除非你要找的工作是公职岗位。
其实,这种“不以学历论英雄”的用人观念,也是对公职单位的一次提醒,公职单位也应该“不以学历论英雄”,这才能让那些虚假学历不再出现。
海归已从“黄金时代”步入“青铜时代”,海归“去光环化”将成必然趋势,这是用人观念的理智回归。海归找工作,请别再“背着学历的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