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黑车”,是指没有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办理任何相关手续、没有领取营运牌证而以有偿服务实施非法运营的车辆。截至目前,全国到底有多少黑车无人知晓,也无从统计。但是,关于“黑车”的负面新闻却时常见诸媒体。
2015年9月底至10月初,昆明的两名单身漂亮女性被“黑车”驾驶员用绳索捆绑、持刀恐吓抢走财物、强暴甚至被囚禁;今年7月7日,一辆白色的比亚迪“黑车”,载着一车乘客在市区连撞两车后疯狂逃跑,并将一名执法人员撞上引擎盖,推行了300多米。
整治“黑车”,看似小事,实则是“大事”。由于没有统一的约束管理,“黑车”的猖獗,不仅影响正规出租车的利益,更潜藏着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尤其是少数“黑车”宰客、抢劫、性侵,乘客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往往只能“哑巴吃黄连”。
“黑车”何以成了打不死的“小强”?一是因为低成本、高回报。据说有人月入一两万,在就业难的今天,其诱惑之大可想而知;二是因为有的乘客安全意识淡薄,尤其是在交通拥堵下,“黑车”有买方市场;三是因为“黑车”来源复杂、昼伏夜出,监管上存在“盲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网友管理“黑车”的期待,政府和相关部门不能置若罔闻,更不能“头痛医脚”。一是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既抓好“一时”整治,更抓好长久治理;二是强化对重点区域的整治,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不断挤压“黑车”的生存空间;三是加大监管力度、设立举报平台、提高违法成本,对屡犯者不能仅限于经济处罚。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乘“黑车”并不意味着必然出问题,但我们也应保持警惕之心,自觉抵制“黑车”,切勿贪一时之便而忽视自身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