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三叔《盗墓笔记》入市,与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形成南北合围,至此,核弹级盗墓IP火力全开。乌尔善、陆川和李仁港,似乎对南北派系并不感冒,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盗墓+魔幻+科幻”元素来引爆这场盗墓IP的核战争。乌尔善的《寻龙诀》和陆川的《九层妖塔》靠的是“大投入+超级IP+明星大腕”撬动市场,而《盗墓笔记》则是“大投入+超级IP+人气鲜肉”的尝试。
《盗墓笔记》首日燃爆,除了超级IP和人气鲜肉的化学效应,与其工业水准不可分割。李仁港的电影虽一直未曾问鼎金字塔尖,却是少数未曾有失手之作的导演。《盗墓笔记》充分释放李仁港在美术和动作等方面的能量,片中机械与美术的视觉呈现丰富而精巧。其实李仁港对机械的偏好早在《锦衣卫》时就已显露,一个锦衣卫的冷兵器装置愣是玩出了现代工业的味道,而美术恰恰也是李仁港保持高工业水准的一大要冲,要知道他出道初就曾以美术指导身份参与许鞍华的《今夜星光灿烂》,并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提名。与乌尔善一样,对美学的把控力极有可能让李仁港尝到华语商业片金字塔尖的滋味。
随着《鬼吹灯》系列和《盗墓笔记》系列IP先后引爆影视,一场以“盗墓”之名掀起的奇幻之旅正式拉开,如何构建地下奇异世界成为下一步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盗墓系电影除了踩着IP的巨擘、刷新国产电影的视觉呈现外,对世界电影大家庭并无太多根本性建树。类似的电影,成龙在《神话》中早有尝试,只是没有冠以盗墓之名,而以盗墓为题材的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并不新鲜,以《夺宝奇兵》《古墓丽影》和《国家宝藏》为例,人家早把寻奇探宝故事玩腻烦了。
墓道已开,如何构建东方特色的盗墓电影,是中国导演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仅只是在东方魔幻的基础上兼容了一点西方科幻元素,对我们自己的盗墓文化的营建远还不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