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冯玮:日本“假道入明”,初现侵华野心|学术剧6.1

文章来源:腾讯文化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22 16:46:27

[摘要]占领像一把匕首指向日本的朝鲜半岛,以及在朝鲜半岛后面的中国,是日本久有的野心。16世纪末,丰臣秀吉向朝鲜国王提出“假道入明”,即经朝鲜进入明代中国,是这一野心的最初显露。

著名旅日华裔作家陈舜臣在《中国人和日本人》一书中指出:“中国是一面向前走,一面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则是依靠路标走过来的民族。”汉字、儒教、佛教、律令制……都是日本前行的路标。但在对外战略方面,和崇文、将南蛮北狄西戎东夷视为“化外之民”的中国相比,尚武的日本却明显和中国分道扬镳,南辕北辙。自16世纪末向朝鲜提出“假道入明”、初显侵华野心,到21世纪提出“夺回强大日本”,500年来日本的对外战略留下了何种印痕、轨迹?中国的应对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本季《学术剧》将回答这些问题。

按照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皮克曼提出的“边缘地带理论”,朝鲜半岛是典型的“边缘地带”——海外进攻大陆的“滩头阵地”和大陆防御海外进攻的重要防线。因此,几个世纪以来,围绕朝鲜半岛的冲突接连不断,按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在《建设和平与民主》一书中的说法即,“朝鲜的历史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其地缘政治命运的挑战史”。

占领像一把匕首指向日本的朝鲜半岛,以及在朝鲜半岛后面的中国,是日本久有的野心。

16世纪末,丰臣秀吉向朝鲜国王提出“假道入明”,即经朝鲜进入明代中国,是这一野心的最初显露。

冯玮:日本“假道入明”,初现侵华野心|学术剧6.1

朝鲜半岛地形图

1582年6月,欲以“天下布武”使日本结束战国时代、复归统一的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命归黄泉。织田信长的属下丰臣秀吉取而代之,并在平定九州的同时,将入侵华夏饮马中原,作为首要战略目标。

1586年3月16日,丰臣秀吉在大阪城会见了前往日本传教的耶稣会副管区长加斯帕·科艾洛(GasparCoelho),毫不隐晦地宣布了侵略中国,“使威名传至后世”的野心。这也是他侵华野心的首次公开显露。8月5日,丰臣秀吉向各路大名发出命令:“征服明朝的计划已在考虑之中。当充分利用征伐叛逆的岛津氏(按:九州萨摩藩藩主)之良机,构建侵略态势。”

1591年6月,丰臣秀吉向朝鲜国王提出“假道入明”的要求,理所当然遭到由明朝皇帝册封的朝鲜国王的拒绝。对此结果早有预料的丰臣秀吉,遂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朝战争。这场战争日本称“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壬辰倭乱”。

1592年正月,丰臣秀吉命令各路大名前往名护屋(今佐贺县唐津市镇西町名护屋)集结,组成了第一次远征军约16万人。1592年4月12日,日本各路大军向朝鲜发起猛攻,迅速逼近朝鲜京城汉城。朝鲜国王宣祖弃城逃往开城,汉城陷落。

接到攻陷朝鲜京城的战报后,丰臣秀吉即提出了征服中国大陆后的25条“分国”方针,其中第18条称,后阳成天皇可在1594年行幸大唐都城北京,北京一带可作为天皇领地。第19条则许愿由继承他关白一职的养子(侄子)丰臣秀次任“大唐关白”,获北京周边土地“知行权”(领有权),狂妄野心可见一斑。

1592年5月27日,日军渡过临津江,兵不血刃进入开城,朝鲜国王宣祖逃往平壤,日军随后向平壤进犯,宣祖再次弃城北逃,日军顺利占领平壤。至此,朝鲜“三都”(京城、开城、平壤)全部沦陷。

“三都”沦陷后,朝鲜国王遣使向明朝求援。当时,明朝廷已明确意识到,“关白之图朝鲜,其意实在中国”,当即决定发兵援朝。1592年12月23日,明朝廷派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统蓟、辽、冀、鲁各路兵马,克期东征。

冯玮:日本“假道入明”,初现侵华野心|学术剧6.1

丰臣秀吉画像

中国军队在李如松率领下踏过冰封的鸭绿江和八千余朝鲜军会合。1593年元月5日,中朝联军包围了驻屯平壤的日军,并于7日发起总攻并奇袭了日军粮仓,将其烧毁,明朝策士沈惟敬更威胁日军,称明朝四十万大军即将到达,要求日军撤出朝鲜京城。此计果有震慑作用,令丰臣秀吉要求明朝遣使会谈,并提出了7项媾和条件:

1.日本天皇迎娶明皇帝公主作为皇妃;

2.重开日明官、商贸易;

3.两国签署通好誓约;

4.向日本割让朝鲜8道中的南部4道(庆尚、全罗、忠清、京畿);

5.将朝鲜1名王子和12名大臣作为人质送往日本;

6.将加藤清正捕获的2名朝鲜王子送还日本;

7.朝鲜签署永不与日本为敌的誓约。

1595年9月1日,明朝使节进入大阪城,递交了明万历皇帝给丰臣秀吉的国书。见国书称“特封尔为日本国王”,却只字未提7项要求,丰臣秀吉勃然大怒,决意再次出兵征伐。这场战争因发生于1598年,故日本称“庆长之役”,朝鲜称“丁酉再乱”。

1597年2月,丰臣秀吉集结12万兵马再次进犯朝鲜,并在朝鲜南部分两路侵入庆尚、全罗、忠清三道,滥杀无辜,惨不忍睹。据日方医僧臼杵安养寺僧庆念在《朝鲜日日记》中的记载:“日军士兵恣意砍杀,被绑在竹竿上的朝鲜人的尸首腐烂发臭。父母哭儿子,儿子寻父母,其惨状前所未见”;“城内无分男女皆被残杀抛尸”。由于此次侵略,丰臣秀吉命令不问男女僧俗,皆以鼻子取代首级邀功,由“军目付”(监军)清点并出具“鼻请取状”,因此,日军不仅大肆虐杀,而且将数以万计的朝鲜男女老幼削去鼻子,并在京都方广寺前建立“鼻塚”。据统计,其中所埋鼻子总计近2万。

冯玮:日本“假道入明”,初现侵华野心|学术剧6.1

描绘日军在釜山登陆情形的朝鲜画卷・釜山镇殉节图。

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中朝联军很快阻遏了日军的攻势,并迅疾转入战略反攻,连战皆捷。1598年8月18日,在伏见城内失望至极的丰臣秀吉抑郁而终,终年63岁。临终留下辞世歌一首:“随露珠凋零,随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之往事,宛如梦中之梦。” 根据丰臣秀吉遗命,日本秘不发丧,并以丰臣秀吉的名义指示在朝各军撤退回国、力争最体面的议和。但是,早已获知日本图谋的明、朝联军不舍穷寇,乘胜追击。

1598年9月,中朝联军连续在海上截击撤退回国的日军舰队,使日军遭受重创。11月19日,中朝联军和日军在庆尚道露梁附近海面展开了“文禄·庆长之役”规模最大的海战——露梁海战。此战日军遭毁灭性打击,被击沉、焚毁战船约400艘,伤亡数万人。不过,中朝水师亦损失惨重,朝鲜名将李舜臣和明水师将领邓子龙双双战死。当年年底日军全部撤回。首次侵华严重受挫。

冯玮:日本“假道入明”,初现侵华野心|学术剧6.1

描绘朝鲜之役海战战况的图画

(作者:冯玮;编辑:胡子华、张宁;文中图片皆系编者所加,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系腾讯思享会独家约稿,其它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冯玮:日本“假道入明”,初现侵华野心|学术剧6.1

冯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初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自1995年先后任日本神奈川大学客座研究员、韩国高丽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庆应大学客座教授。专著有《日本通史》、《日本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理论和政策互动》《〈菊花与刀〉精读》《中国人和日本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反思•批判》《日本的智慧》等,曾获上海市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复旦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活跃于各类媒体并发表国际时政评论文三百余篇。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首页推荐
热门图片

新闻热点

2016-07-19 13:02:28
2016-07-23 09:38:13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