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坛往事 > 正文

古代高考历时九天七夜 考场像牢房失火都不许出来

文章来源:凤凰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08 09:07:28

清末赶考的士子进入考场应试。资料图片

古代“高考”要考九天七夜

考场像“号子”,失火都不许出

刊出《江南贡院房舍间数超故宫》一文后,位于南京夫子庙西北部的江南贡院,因其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以及众多历史名人出于此,引起许多市民的兴趣。由于近日恰逢一年一度的高考,记者就古人如何“高考”,以及考试中的奇闻逸事等,专题采访了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的周道祥馆长。

科考影响

明清半数官员出自江南贡院

说起科举考试,不少影视作品中都将其与迂腐可笑的书呆子联系起来,周道祥馆长就此表示,这是不够客观和实事求是的。在世界文明史中占重要地位的中华传统文化,其流传和发扬光大,与科考有相当大的关系。

在江南贡院800多年历史中,共产生800余名状元、10万名进士,百万举人,明清时全国半数官员出自江南贡院。

清代江南贡院举行过112次乡试,在这里中举、又在京城会试中,中了状元者,江苏49人,安徽9人,共58人,占全国112个状元总数的51.78%。

明清两代的名人如“吴中四才子”之一的著名书画家唐伯虎、《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