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
1905电影网讯 3月8日,全国政协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继续在北京昆泰酒店举行。政协委员成龙、冯小刚、冯远征、张凯丽、巩汉林、郑晓龙等悉数出席。在今日的讨论中,“IP热退潮”、“抠像演员”、“评奖双黄蛋”等行业现象成为热点话题。
针对以上议题,1905电影网现场采访了冯远征和张凯丽,为大家带来第一手的深度解读。
冯远征谈IP热退潮是正常现象 影视剧抠像不能只怪演员
在今日的小组讨论中,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冯远征围绕“IP热退潮”和“抠像演员”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冯远征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2月票房成绩已突破100亿。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行业乱象,比如当一部改编自盗墓题材IP或者青春题材IP的作品拿下高票房后,市场就出现了一窝蜂拍“盗墓片”“青春片”的现象。纵观这些跟随热度应运而生的作品,雷同的剧情、相似的人设,也让观众开始产生审美疲劳。自去年几部改编自青春小说IP的电影票房失利后,“IP热退潮”迅速成为了当下电影市场的关键词。
对此,冯远征认为,“IP热退潮是正常现象,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必然要经过一个摸索的阶段,那么可能就会出现唯票房论,哪个IP火就拍什么,但市场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质量不过关的话拍再多也没人看了。”
在讨论会现场,冯远征也提到了“抠像演员”的问题。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热播剧不愿意花时间打磨质量,甚至为了让流量演员加盟,不惜提出用抠像和替身来解决演员没时间拍摄的问题。此类电视剧播出后,剧中演员瞬间成为了被批评的对象,而“抠像演员”也因此成为了2017年影视剧市场的关键词之一。
针对这个议题,冯远征给出了很中肯的答复,“这是个挺复杂的事情,抠像问题不能单指责演员。比方说你要拍40集的戏,但演员只能给10天时间,你为了保流量,明知道拍不完还是愿意花这个钱请他来演,演员拍完10天走了,你拍不完,只能找替身做抠像。
最后剧集播出,观众指责演员,说演这个电视剧都是在抠像。那演员没时间,你这样指责他们,我觉得有点不大对了。年轻演员有年轻演员的问题,但我们需要分析整个社会状况,不能不假思索的去指责某一方。明知道拍不完,还要请小鲜肉,谁让你请的呢?还不是流量吗?”
张凯丽提案关注评奖双黄蛋 呼吁禁止恶搞红色经典
张凯丽,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实验话剧团剧院,曾出演过《渴望》、《孔子》、《裸婚时代》、《咱们结婚吧》等优秀影视作品。
张凯丽
在政协开幕当天,张凯丽曾在委员通道带来一番真挚的感言,当时她的话题是围绕演员如何弘扬正能量、保持善心善行展开的。而今日,张凯丽又针对当下文艺行业的一些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张凯丽跟记者说到,自己有一个跟艺术评奖双黄蛋的提案,“一些艺术评奖活动经常出现两个或两组‘最佳’,或者并列‘金奖’。我们常说艺术评奖要与国际接轨,而‘双黄蛋’的现象既与国际惯例格格不入,也降低了艺术评比的严肃性,长期以来无不为广大观众所诟病。因此,也建议有关部门,禁止艺评活动出现‘双黄蛋’,以此提高评比质量,改变社会观感。”
其次,张凯丽还表示,当下有一些/"恶搞/"红色经典的行为,让自己无法接受。“我在一些视频中,看到许多‘恶搞’的段子一一比如,用老歌的唱腔,唱一些打情骂俏的内容,或者用大家熟悉的旋律,为不雅舞蹈配乐等。如果原作本身是娱乐歌曲,倒也无伤大雅。但我发现,有的视频却用《国歌》、《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恶搞’,让人无法接受。
每个国家,都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艺术作品,许多经历岁月冶炼,凝结几代中国人情感的红色经典歌曲,已成为民族魂的一部分,每当我听到或唱起那些经典歌曲时,就会激发起澎湃的爱国情怀。少数人出于低级趣味,或者其它不良企图,‘恶搞’红色经典,是对先辈的大不敬。”
今日,在与冯远征、张凯丽交流的过程中,记者通过二位犀利的见解,真正感受到他们对文艺行业的关切、反思与展望。二人都向记者表示,正是有了这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机会,他们更加清楚了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即如何用文化艺术作品记录这个时代,尽全力打造成可传承的经典,永远流传下去。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