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创富故事 > 正文

宗庆后:靠“一瓶水”成首富 打造娃哈哈的10条军规

文章来源:i黑马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21 17:49:21

8、台账制度

在各种企业家管理课程中,都会有细节管理这一课。优秀的细节管理是一个系统,能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提高效率、提高利润。之所以将“台账”拎出来单独说,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娃哈哈的细节管理,这本“台账”正是宗氏细节管理的载体。

宗庆后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教育,但在创业之初,细节管理理念就已经自然生成。台账实际上就是每天的“清水账”——明细记录表。

在娃哈哈,这本明细记录表的历史有多久又有多细?据不完全记载,自从公司成立,娃哈哈就开始有手工台账。各大小会议、谈话纪要自然是最基本的台账内容。

据娃哈哈的部长透露,他们每人手中都有一本记录本,每天简要记录部门的主要工作,如会议、会谈、生意往来等,是为“清水账”。多年下来,各部门的记录本有个十多本不在话下,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按年份查阅到某年某月某日的准确记录,绝不会有错。这种台账制度从部长开始延伸到各级人员,形成一种严谨的制度,便于员工规划、记录工作和检验成果。

早年台账都是手工记录的,后来公司根据宗庆后的要求设计了一套OA系统,台账变成里面一个模块。各部门、各分公司的台账记录得清清楚楚,然后做成Excel表存档,同时也作为考核标准。

9、用人重在适合

“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之长,天下无可弃之人。”人才是企业第一生产力,宗庆后的用人观念是“适合”。

宗庆后太强大了,光芒四射,因此娃哈哈除了宗庆后的声音,很少还有别人的声音见诸报端。因此,外界很多人质疑,除了宗庆后,不知道娃哈哈还有什么大将。但只要笔者一说,或许很多人就会觉得耳熟。杜建英、杨秀玲、卢新琴、李凤媛……一群宗氏女将,低调却个个踏实能干。

从营养液热销到和达能合作,从公司上ERP体系到上信息化系统,娃哈哈的每次重大事件背后,都有她们的身影。

宗庆后是一个特别专权的人,不管是偶然还是顺势,宗庆后似乎更喜欢任用女性干部。这20多年,跟着他打江山的得力干将大多数是女性。

因为在他看来,女性心细、悟性高、执行力强。尤其是在一个强势的男上司面前,女性更容易产生归附心理,比男性更容易领导。这可能和宗庆后凭借2个人、14万元起步打天下有关,因为最初帮他打天下的两个人都是女性。

“我有我的优势。娃哈哈只有我一个‘头’。‘头’一多的话,企业就不行,争斗太多。如果书记、厂长各一条线,副厂长又有自己的线,各自的班底勾心斗角,这样的企业搞得好吗?”宗庆后在谈到自己的“管理真经”的时候说,女性的权利欲望没有男性大,做事情也更踏实。

不同时期,公司需要的人才不一样。一支团队,关键是能够优势互补。宗庆后对自己的管理团队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有一个用人原则不变:唯德。“不一定是个全能手,公司大了,只要品德好,总能给他一个适合的位置发展。”

10、销售通报

娃哈哈的每个销售人员以及经销商每隔两三天就会读到一篇“销售通报”,这些通报都是宗庆后亲自写出来的。宗庆后边“走读”全国市场,边把自己感悟到的营销动向写入“销售通报”,两三天一份,频繁时每天一份,长则洋洋上千语,短则数行字。这些通报有的是写在一张便条纸上,有的则写在宾馆专用信封的背面,还有的潦草不堪,是在行进中的汽车里草就的,从不懈怠。

在通报里,不仅有全国各个市场的销售状况评比和分析,还有对于各个时期市场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不仅有娃哈哈各系列产品的销售思路、方法、政策,还有公关广告活动、促销活动、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一套娃哈哈营销教案全书,娃哈哈营销“羊皮卷”。这么密集、系列的销售指导文件,即便宗庆后是个“营销感觉派”,但如果他没有用大量的时间跑市场,仅凭“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通报”在第一时间被传真到各地,成为娃哈哈营销体系中的一根最敏感的神经。难怪有人说,把这些通报编纂在一起,就是一部最为生动的中国饮料竞争史。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