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创富故事 > 正文

中关村十年沉浮录:从中国硅谷到人去楼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21 17:50:15

智能硬件高科技企业进驻

中关村创新引入新业态

未来

在以海龙、鼎好、e世界为核心的电子商贸“金三角”以及3C连锁卖场系数转型的背后,是中关村发展规划的大规模跃进。

被称为中关村“三驾马车”之一的太平洋电脑城在2012年7月宣布破产,是中关村电予卖场的破坏性连锁反应的导火线。但即便如此,中关村电子卖场“困境”也没有得到太多的注意。 反之,由于为了业绩的达成和维护利益,各个地方的IT卖场还是主动或被动选择继续坚持目前的业务模式。2011年10月,海淀区中关村新政策正式实施,将现有的IT卖场内的商铺停租,为大品牌的入驻腾出空间,并未大品牌实施入驻资金补贴,中关村小摊小贩迫于政府的强制执行而放弃经营。这成为IT卖场转型的强力催化剂。中关村中的其它IT卖场也都开始制定的转型计划。

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2015年3月中关村出台了关于促进智能硬件产业创新的29条政策,从资金、技术、场地等多个方面,为智能硬件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不断推动创新要素在中关村会聚,提出到2017年形成收入规模超过5千亿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硬件产业集群。

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聚了7000个多个智能硬件创新创业项目,4000多家供应商和400万智能硬件粉丝的硬蛋平台入驻海龙,被业内视为改变海龙大厦传统卖场的历史、成为中关村展厅的重要推手。

记者来到位于位于海龙二层的硬蛋空间,该体验店展示着众多智能硬件产品,涉及最热门的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供应链产业等。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宣鸿在硬蛋空间开业仪式上曾表示:“过去走在这里你经常被发小广告的人拉着,今天的中关村将有一个变化,我们要有原创。从清华西门到白石桥大概7公里,是我们要打造的创业大街,未来的这条大街,将是为中关村和创新创业全部产业提供支撑的有深度的大街,成为资源聚集的大平台。”

“政府主导的变革本身也是双刃剑。在较高的门槛下采用优惠补贴政策是吸引有实力商家最好的手段,但是核心还在于入驻商家是否能适应消费。中关村的一些列改革可以辐射到全国的IT卖场,政府的规划、产业格局的规划需要深入的前期调研工作,要根据地区的消费习惯做到合理的调整,这需要更长远的目标并找到灵活有效地实施办法。”业内人士认为。

中关村是中国的独特印记,留下中国IT发展的痕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这里再次出现奇迹。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