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创富故事 > 正文

美团创始人王兴:百战成王

文章来源:商界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21 18:01:58

王的战争

冬天很快就来了。

2011年7月,是团购市场的分水岭。牛哄哄的资本市场骤然跌进冰川时代,团购从资本的宠儿沦为弃儿。曾经一度拥有5000多员工的对手们陆续开始裁员,人数直降一半。靠包销支撑起的市场规模,由于资金跟不上,销售额急剧下降。团购网站拖欠员工工资,甚至倒闭的消息不断出现。

对手们终于出现了破绽,美团却未动摇根基。一退一进,差距就拉开了。到11月,美团网业绩比上月增长40%,成为行业第一。

团购网站洗牌惨烈,源于大多数人选择了通过资本力量先圈地,再回头深耕经营客户。只是,一般这样想的,到最后也不会回头深耕。而美团的崛起,不仅在于王兴的“有所不为”,王兴更多的“有所为”,用他的话来说,“团购的本质在于服务。价格只是一时的,消费者最终需求还是回归到服务上。”

在同行激战正酣时,王兴干了什么呢?他没有忘记改进IT系统以驱动美团的发展。当时很多团购公司的员工,一个月里有好几天都在用计算器算自己的提成收入,然后和分站和总部算分成,而美团开发的业绩计算软件已经可以输入金额直接得出提成收入。

更重要的是,美团开发了上单流程、商家数据中心、自动结款等系统,帮助商户和消费者提升服务体验。

王兴的大招还不止这一个。比如美团推出的“过期退款”政策,便是动摇了行业的“潜规则”。顾客在团购时通常是预先线上支付,商家活动通常有一定时效性,顾客在有效期内没有消费则宣告交易作废。这笔滞纳的资金不会退还给消费者,而是归于平台所有,很多中小团购公司正是依靠这些过期订单带来的资金沉淀进行运转。美团的釜底抽薪断了这条财路,却赢得了消费者,并迅速成为行业标配。

通过一次次“清洗”,2013年底,仍正常运营的团购网站仅有213家。团购已经从原来商家为打广告的非常态化“秒杀”手段变成了清仓、促销和找新客的常态做法。美团在2012年交易额率先超过50亿元后,一路攀升至2014年的460亿元。

一如王兴的判断,团购其实是一个“双向市场”,一边是商家一边是消费者。团购网站自己不提供服务,提供服务的是商家,消费者也不是买美团的东西,是通过美团买商家的产品。双向市场的重要特征是,一边越多,另一边效果就越好。

如今的美团,进入了“双向市场”的正循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团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团购平台,可以被看作一个信息的入口:用户想要吃饭,先拿出美团查一查餐馆的装修情况、菜单以及口碑评价,然后才是用美团完成交易。这背后的价值或许已不是几百亿元的年交易额能完全体现承载。

美团,就此可以稳坐“风口”了吗?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